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又是一年樱桃红 著名作家蒋子龙走进郧阳村

©原创 2023-04-21 08:57

车谷融媒4月21日讯 暮春初夏,又是一年樱桃红。武汉经开区东荆街郧阳村樱桃园迎来了采摘季,也迎来了一群“写故事的人”,4月19日下午,蒋子龙、叶延滨等十位中国著名作家走进郧阳村,到这个南水北调移民新村里“找故事”。

当天,“荆风楚韵·品鉴车谷”中国著名作家武汉经开区采风行活动启动。领略过武湖湿地鱼翔浅底的景象后,蒋子龙带领采风团马不停蹄地赶到郧阳村。

走进郧阳村

一栋栋楼房

排列整齐、红白相间

房前屋后

绿树掩荫、月季吐芳

东荆街道负责人讲述村民把“乡愁树”种成“致富树”,扎根武汉西南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农村的奋斗故事。

南水北调大“水井”,一江清水向北流。“水井”就是位于秦巴山脉、武当山麓的丹江口水库。

2010年,为支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十堰市郧县(现为郧阳区)柳陂镇易家垭子村1113位村民远离故土,在千里之外的武汉经开区东荆街道安家落户。

他们居住的新建小区,命名“郧阳村”。十堰盛产樱桃,村民们为解乡愁,把故乡的樱桃树种在房前屋后。

“樱桃红了,根扎稳了,口袋鼓了,村子也美了。”东荆街道负责人讲得动情,采风团的作家们听得认真。

“乡亲们舍小家、顾大家,了不起!”常年居住北京的采风团成员、《人民文学》编审杨海蒂,得知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用水的背后,还蕴藏着村民们的无私奉献。“乡亲们在异乡建设新家乡,背后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挖。”

村子百米开外,郧阳村的樱桃园刚刚开园。蒋子龙和采风团团员们走进樱桃园,入眼绿叶掩映,樱桃一簇簇、一串串,红似玛瑙,玲珑剔透,让人垂涎。

“樱桃树三年挂果,五年丰果。今年是第二年,我们的收成会越来越好!”这片樱桃园的主人之一肖虎带领文坛大咖们穿行于一株株樱桃树间。

去年,樱桃园第一次大面积挂果,半个多月吸引了一万多名游客,纯收入超过20万元,“我们让‘乡愁树’变成了‘致富树’!”

“甜中带点儿酸,味道不错!”采风团团长蒋子龙已经耄耋之年,兴趣盎然,伸手摘下几粒红樱桃品尝,“祝你们开园大吉!希望你们的日子,也像红樱桃一样,越过越红火!”

采写:记者彭宇 李金友 摄影孙晓飞 李岿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22

车谷融媒4月21日讯 暮春初夏,又是一年樱桃红。武汉经开区东荆街郧阳村樱桃园迎来了采摘季,也迎来了一群“写故事的人”,4月19日下午,蒋子龙、叶延滨等十位中国著名作家走进郧阳村,到这个南水北调移民新村里“找故事”。

当天,“荆风楚韵·品鉴车谷”中国著名作家武汉经开区采风行活动启动。领略过武湖湿地鱼翔浅底的景象后,蒋子龙带领采风团马不停蹄地赶到郧阳村。

走进郧阳村

一栋栋楼房

排列整齐、红白相间

房前屋后

绿树掩荫、月季吐芳

东荆街道负责人讲述村民把“乡愁树”种成“致富树”,扎根武汉西南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农村的奋斗故事。

南水北调大“水井”,一江清水向北流。“水井”就是位于秦巴山脉、武当山麓的丹江口水库。

2010年,为支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十堰市郧县(现为郧阳区)柳陂镇易家垭子村1113位村民远离故土,在千里之外的武汉经开区东荆街道安家落户。

他们居住的新建小区,命名“郧阳村”。十堰盛产樱桃,村民们为解乡愁,把故乡的樱桃树种在房前屋后。

“樱桃红了,根扎稳了,口袋鼓了,村子也美了。”东荆街道负责人讲得动情,采风团的作家们听得认真。

“乡亲们舍小家、顾大家,了不起!”常年居住北京的采风团成员、《人民文学》编审杨海蒂,得知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用水的背后,还蕴藏着村民们的无私奉献。“乡亲们在异乡建设新家乡,背后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挖。”

村子百米开外,郧阳村的樱桃园刚刚开园。蒋子龙和采风团团员们走进樱桃园,入眼绿叶掩映,樱桃一簇簇、一串串,红似玛瑙,玲珑剔透,让人垂涎。

“樱桃树三年挂果,五年丰果。今年是第二年,我们的收成会越来越好!”这片樱桃园的主人之一肖虎带领文坛大咖们穿行于一株株樱桃树间。

去年,樱桃园第一次大面积挂果,半个多月吸引了一万多名游客,纯收入超过20万元,“我们让‘乡愁树’变成了‘致富树’!”

“甜中带点儿酸,味道不错!”采风团团长蒋子龙已经耄耋之年,兴趣盎然,伸手摘下几粒红樱桃品尝,“祝你们开园大吉!希望你们的日子,也像红樱桃一样,越过越红火!”

采写:记者彭宇 李金友 摄影孙晓飞 李岿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