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胡钦勇:为中国车谷引入国际顶级“无影刀”

©原创 2023-05-02 20:07

车谷融媒5月2日讯 重离子,就是比质子重的粒子。当碳离子等(重离子)被加速到约70%光速,将化身为一把“无影刀”,专瞄着肿瘤打,对正常组织的伤害很少。

“五一”前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开医院

重离子医学中心建设现场热火朝天

历经三年多的建设

这个中部唯一、全国第四的重离子医院

将于今年下半年建成

明年上半年投用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开医院院长胡钦勇,是项目负责人之一,也是项目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4月27日,他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见缝插针”式看病

咖啡馆披萨店都是他的“咨询室”

“上一辈的精神和情怀影响着我们,鼓励我不怕困难,攻克疾病,帮助病人。”胡钦勇的母亲是一名医生,胡钦勇耳濡目染。他的导师、放疗界唯一的院士——于金明教授对他的影响也很大。留学归国时,于金明曾将自己在国外积攒的3000美元生活费,交了党费。

作为肿瘤放疗医生,胡钦勇一边负责医院的日常工作,一边参与重离子中心项目设计、推进等相关工作。虽然很忙,但是他仍然见缝插针地抽时间接诊病人。

“人一旦得了癌症,就像跟时间在赛跑。”除了接诊日,胡钦勇回到家中,附近的公交站、咖啡馆、披萨店就都成了他的临时“咨询室”,不少患者会前来咨询。“得了这个病,钱要花在刀刃上,这些免费场所再合适不过了。”

“病人的肯定是对我的最高奖励。”胡钦勇回忆,他曾经有个患者的儿子结婚,还专程为他送来喜糖。胡钦勇说,拿到喜糖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这个医生当得值了。

“现在大家都叫我‘平头哥’”

有一种叫非洲蜜獾的动物,以无所畏惧,一旦认定猎物就绝不松口闻名于网络,被网友誉为“平头哥”。

“引进自主知识产权国产重离子加速器这一‘国之重器’,没有点‘平头哥’咬定目标不松口的劲头,还真不行。”胡钦勇说,重离子医学中心从规划到建设,这一路走来颇为不易。

胡钦勇早在2010年就关注到重离子放疗技术。2016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托管汉南人民医院,同年筹建武汉大学重离子医学中心。

“我国第一家重离子医院在上海,设备引进自德国,从筹备到营业,花了近20年。”据胡钦勇介绍,这套设备系统很大,需要再建类似的一家医院才能“装”下它。

胡钦勇坦言,由于项目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曾有投资意向的社会资本忘而却步,在武汉经开区、武汉大学、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中科院国科离子等单位的支持下,项目继续推进。

“别人现在都叫我‘平头哥’了。”胡钦勇说,解决资金难题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设计、建造、人才、技术等环环相套,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接下来就不好推进了。”

项目开工以来,胡钦勇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一起,不仅参与了项目规划设计,还积极储备人才和相关技术。他参与编撰了《中国医师协会粒子治疗指南》《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建设标准》《重离子精准放射治疗手册(人卫版)》等建设标准和治疗手册,为重离子医学中心投入使用进行技术储备。

“目前,重离子团队聚集了30多个博士、硕士,去年团队成员还获得了‘武汉英才’、‘车谷英才’。”对于医院的未来,胡钦勇信心十足。他说:“重离子是21世纪最理想的放疗射线之一,谁拥有了它,谁就能站在肿瘤放疗领域的制高点。”

采写:记者金晨 摄影孙晓飞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14

车谷融媒5月2日讯 重离子,就是比质子重的粒子。当碳离子等(重离子)被加速到约70%光速,将化身为一把“无影刀”,专瞄着肿瘤打,对正常组织的伤害很少。

“五一”前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开医院

重离子医学中心建设现场热火朝天

历经三年多的建设

这个中部唯一、全国第四的重离子医院

将于今年下半年建成

明年上半年投用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开医院院长胡钦勇,是项目负责人之一,也是项目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4月27日,他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见缝插针”式看病

咖啡馆披萨店都是他的“咨询室”

“上一辈的精神和情怀影响着我们,鼓励我不怕困难,攻克疾病,帮助病人。”胡钦勇的母亲是一名医生,胡钦勇耳濡目染。他的导师、放疗界唯一的院士——于金明教授对他的影响也很大。留学归国时,于金明曾将自己在国外积攒的3000美元生活费,交了党费。

作为肿瘤放疗医生,胡钦勇一边负责医院的日常工作,一边参与重离子中心项目设计、推进等相关工作。虽然很忙,但是他仍然见缝插针地抽时间接诊病人。

“人一旦得了癌症,就像跟时间在赛跑。”除了接诊日,胡钦勇回到家中,附近的公交站、咖啡馆、披萨店就都成了他的临时“咨询室”,不少患者会前来咨询。“得了这个病,钱要花在刀刃上,这些免费场所再合适不过了。”

“病人的肯定是对我的最高奖励。”胡钦勇回忆,他曾经有个患者的儿子结婚,还专程为他送来喜糖。胡钦勇说,拿到喜糖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这个医生当得值了。

“现在大家都叫我‘平头哥’”

有一种叫非洲蜜獾的动物,以无所畏惧,一旦认定猎物就绝不松口闻名于网络,被网友誉为“平头哥”。

“引进自主知识产权国产重离子加速器这一‘国之重器’,没有点‘平头哥’咬定目标不松口的劲头,还真不行。”胡钦勇说,重离子医学中心从规划到建设,这一路走来颇为不易。

胡钦勇早在2010年就关注到重离子放疗技术。2016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托管汉南人民医院,同年筹建武汉大学重离子医学中心。

“我国第一家重离子医院在上海,设备引进自德国,从筹备到营业,花了近20年。”据胡钦勇介绍,这套设备系统很大,需要再建类似的一家医院才能“装”下它。

胡钦勇坦言,由于项目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曾有投资意向的社会资本忘而却步,在武汉经开区、武汉大学、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中科院国科离子等单位的支持下,项目继续推进。

“别人现在都叫我‘平头哥’了。”胡钦勇说,解决资金难题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设计、建造、人才、技术等环环相套,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接下来就不好推进了。”

项目开工以来,胡钦勇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一起,不仅参与了项目规划设计,还积极储备人才和相关技术。他参与编撰了《中国医师协会粒子治疗指南》《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建设标准》《重离子精准放射治疗手册(人卫版)》等建设标准和治疗手册,为重离子医学中心投入使用进行技术储备。

“目前,重离子团队聚集了30多个博士、硕士,去年团队成员还获得了‘武汉英才’、‘车谷英才’。”对于医院的未来,胡钦勇信心十足。他说:“重离子是21世纪最理想的放疗射线之一,谁拥有了它,谁就能站在肿瘤放疗领域的制高点。”

采写:记者金晨 摄影孙晓飞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