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30余位高层次人才齐聚车谷共谋发展新机遇

©原创 2023-05-28 21:42

车谷融媒5月28日讯 一张纸张厚度的有机硅高透液体封装胶材料,撑起对电池片的“保护伞”;搭载加纤维复合材料的汽车引擎盖,让汽车“瘦身”、节能;涂有智能变色微胶囊的绿萝随着温度变化,施展灰色枯叶变绿再变黄的“魔法”…… 

5月27日,在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展厅(以下简称“武汉先进院”)功能各异的展品让现场专家们目不转睛,当天,30余位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受“千百咖啡”活动邀请来到这里,共商产业发展新机遇。

“千百咖啡”作为省人才事业中心为更好服务专家搭建的固定交流平台,通过定期举办政策讲解、事迹宣讲、知识讲座、海归沙龙等主题活动,为专家和企业提供互通信息桥梁。此次活动由湖北省人才事业发展中心主办,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汉经开区工委组织部共同承办。

“很后悔没有早日来车谷,未来,希望把更多核心技术落户在武汉经开区。”座谈会现场,专攻于生物学、有机农业领域的湖北大学教授刘俊松表示,有意愿和武汉先进院在高分子材料进一步合作,研发出无化肥、无农药的绿色、环保农作物,助力武汉经开区加快打造现代科技农业产业新高地。

除了农业领域,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朱顺利和武汉工程大学兼湖北省能源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姜兴茂表示,希望在新能源电池、质子交换膜、基金对接、球形活性炭等多领域,加强与武汉经开区、武汉先进院深入合作。

武汉先进院落户武汉经开区四年多时间,发展驶向“快车道”,在电池材料、微胶囊、气凝胶、有机硅、纳米功能涂层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成为湖北省新型研发机构代表。截至目前,武汉先进院拥有员工200余人,科研人员占比超六成,博士达50人,引进和培育院士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省级人才3人等。累计申请专利142项,获得51项发明专利授权,服务合同额超2亿元,市场化收入连续三年倍增,为企业创造新增产值数十亿元。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围绕打造万亿级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总体目标,持续集聚创新要素,壮大人才队伍。推动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武汉理工大学“三院”等高校院所项目落地建设;先后出台“科创33条”、“人才强区战略3.0”和“知识产权8条”等政策,为车谷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工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武汉经开区将以最好资源、最优服务、最佳环境同各领域人才共筑梦想、共创未来,加强技术交流,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采写:记者王双双 通讯员张梦雅 张惠芳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14

车谷融媒5月28日讯 一张纸张厚度的有机硅高透液体封装胶材料,撑起对电池片的“保护伞”;搭载加纤维复合材料的汽车引擎盖,让汽车“瘦身”、节能;涂有智能变色微胶囊的绿萝随着温度变化,施展灰色枯叶变绿再变黄的“魔法”…… 

5月27日,在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展厅(以下简称“武汉先进院”)功能各异的展品让现场专家们目不转睛,当天,30余位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受“千百咖啡”活动邀请来到这里,共商产业发展新机遇。

“千百咖啡”作为省人才事业中心为更好服务专家搭建的固定交流平台,通过定期举办政策讲解、事迹宣讲、知识讲座、海归沙龙等主题活动,为专家和企业提供互通信息桥梁。此次活动由湖北省人才事业发展中心主办,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汉经开区工委组织部共同承办。

“很后悔没有早日来车谷,未来,希望把更多核心技术落户在武汉经开区。”座谈会现场,专攻于生物学、有机农业领域的湖北大学教授刘俊松表示,有意愿和武汉先进院在高分子材料进一步合作,研发出无化肥、无农药的绿色、环保农作物,助力武汉经开区加快打造现代科技农业产业新高地。

除了农业领域,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朱顺利和武汉工程大学兼湖北省能源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姜兴茂表示,希望在新能源电池、质子交换膜、基金对接、球形活性炭等多领域,加强与武汉经开区、武汉先进院深入合作。

武汉先进院落户武汉经开区四年多时间,发展驶向“快车道”,在电池材料、微胶囊、气凝胶、有机硅、纳米功能涂层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成为湖北省新型研发机构代表。截至目前,武汉先进院拥有员工200余人,科研人员占比超六成,博士达50人,引进和培育院士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省级人才3人等。累计申请专利142项,获得51项发明专利授权,服务合同额超2亿元,市场化收入连续三年倍增,为企业创造新增产值数十亿元。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围绕打造万亿级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总体目标,持续集聚创新要素,壮大人才队伍。推动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武汉理工大学“三院”等高校院所项目落地建设;先后出台“科创33条”、“人才强区战略3.0”和“知识产权8条”等政策,为车谷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工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武汉经开区将以最好资源、最优服务、最佳环境同各领域人才共筑梦想、共创未来,加强技术交流,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采写:记者王双双 通讯员张梦雅 张惠芳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