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融媒6月15日讯 “‘新汽车人’,我在车谷等您!”6月15日,2023第十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在武汉经开区盛大开幕,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唐超又一次向企业家、行业精英发出邀请。
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15年,在业内久负盛名。第十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是武汉经开区第三次举办这一行业思想盛宴。
一年前,第十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二度“花落”中国车谷,主题是“刷新”。
一年前,第十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二度“花落”中国车谷,主题是“刷新”。“有梦想,来车谷,一起创!”在这届论坛的开幕活动上,唐超作主题演讲、推介中国车谷,邀请中国“汽车人”前来考察中国车谷、投资车谷。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全球汽车产业走到了“破旧立新”的十字路口。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新赛道上,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中国成为新汽车时代的全球战场,中国品牌是主战场上的主力军。
武汉经开区是全国汽车产业密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中部汽车产业创新高地。2022年,武汉经开区年产汽车百万辆,GDP站上2000亿元新台阶。
本届汽车蓝皮书论坛主题是“不负”,不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予的时代机遇,不负国家级经开区的责任与使命。
武汉经开区将有何作为?
促消费、稳增长,武汉经开区抢做引领汽车消费“排头兵”——武汉经开区擦亮、叫响“车谷造”品牌,从黄鹤楼到大雁塔,从长江之滨到三秦大地,助推岚图汽车、猛士科技、路特斯、东风本田等车企扩影响、拓市场,“我们还要帮助‘车谷造’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走向更广袤的海外市场。”
新汽车时代,是以新能源、智能网联为逻辑底座的软件定义汽车时代。
“‘中国车谷’在车、更在谷,武汉经开区要不负时代,站在科技创新最前沿,做汽车创新的策源地”。唐超说,武汉经开区将聚焦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定义汽车、新能源等三大方向,抢抓时代新机遇,加快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万亿级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
就在第十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开幕当天,武汉市第六批智能网联测试道路通过专家评审。萝卜快跑、东风悦享的自动驾驶汽车将从中国车谷出发,过汉阳、跨汉江、穿汉口,驶上高速公路、驶向天河机场。
▲武汉市第六批智能网联测试道路示意图
唐超说,2023年,武汉经开区还要开放包括无人出租、景区观光、智慧公交、末端物流、智慧停车、自主泊车、智慧文旅等100个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场景,推出3个车路协同建设的行业标准,完成智能网联汽车立法调研,引领无人驾驶商业化。
新汽车时代,“算力”为王。唐超介绍,未来三年,武汉经开区将每年推出一款超大算力的车规级芯片,智能芯片产量突破百万片,功率半导体芯片产量突破120万片,布局横跨手机和汽车的操作系统、全固态电池技术,冲刺氢能高地,形成从电堆、质子交换膜等氢能零部件到整车的全氢产业链。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将国内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串联起来,这个交汇点就是中部、就是湖北武汉、就是‘中国车谷’”。
沌口的东风公司总部区域、军山新城的智能网联测试场区域和汉南的新能源工厂区域,是武汉经开区的三大“风水宝地”。唐超说,欢迎“新汽车人”前来中国车谷,与东风公司、星纪魅族、科大讯飞华中总部、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路特斯科技、中创新航等名企、名校“做邻居”。
“今年,我们出台了‘1+7+X’扶持政策体系。”唐超说,武汉经开区拥有要素成本优势,从企业落户到资源保障,再到企业发展壮大,还会给予“一条龙”政策支持,“来中国车谷实现梦想,定能让你‘不负所望’”。
采写:记者金晨 摄影李岿 通讯员刘莹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