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融媒7月31日讯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个地区民生福祉发展的重要体现。今年以来,武汉经开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双丰收”,绝对量和增速在武汉同类区中均位居前列。
2023年上半年,武汉经开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53元,同比增长5.4%,收入水平在全市六个新城区中位居第一,增速位居第三,增速高于全省、全市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43元,同比增长7.8%,收入水平在全市六个新城区中位居第二,增速位居第一,增速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全市1个百分点。
上半年,武汉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承压向好,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39.9亿元,同比增长4.5%,高质量经济发展为居民收入增长提供了基本动力。
武汉经开区作为湖北工业主战场,近年来加快科技创新和企业转型升级,“借东风”多点布局,在“二次创业”的征途中奋力实现“追、转、超”,聚焦汽车产业链“加大补强”,先后布局路特斯、东风云峰、岚图、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猛士科技、小鹏等多个百亿级整车项目,加速落地亿咖通、芯擎科技、星际时代、东软睿驰、爱机、佛吉亚等产业配套企业。聚焦数字经济“索骥招商”,高质量打造环太子湖数字经济产业带、数字云谷等特色园区,吸引世界500强亚马逊布局云科技赋能中心。产业的扩容升级提供了一大批创新研发型和劳动密集型就业岗位,为居民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锚定“三个倍增”目标,坚持人才强区战略,奋力打造车谷人才创新港,用好用足“人才强区黄金十条”“科创33条”等硬核政策,搭建高能级产学研科教平台、高层次人才引育平台,加快建设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武汉理工大学“三院”,集聚高端科教资源。2022年共吸纳创业、就业大学生2.2万名,其中包含1200名博士研究生人才,为居民收入增长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对标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证照分离”“一业一证”“先证后查”等系列举措先后落地,优化营商环境跑出“加速度”。2022年,武汉经开区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5万户,增速18%,排名全市第一。在21世纪经济研究院2021、2022两年发布的《全国经开区高质量报告》中,综合排名居全国30个经开区样本第4位。
此外,武汉经开区还密切关注农村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众生活,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有序提高基础养老金、社会救济、农业补贴等保障标准,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居民收入整体水平增长。
(通讯员 张书琛)
【编辑:缑曼 审核:张敏 蒋秋雨 姚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