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融媒9月6日讯 9月5日,智能汽车软件大会暨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发布活动在武汉经开区举行,来自整车企业、软件企业的专家围绕“软件定义汽车”发表主题演讲,分享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任向飞:
智能汽车时代 软件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在新能源智能化时代,上半场是新能源,下半场是智能化。在软件定义汽车背景下,软件能力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吉利汽车集团中央研究院副院长任向飞表示,吉利汽车研究院愿携手武汉经开区,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汽车软件园区。
活动当天,吉利汽车研究院武汉研发中心与经开区签约,成为落户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的首批企业之一。
任向飞介绍,2021年10月,吉利汽车集团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构建吉利在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领域的全栈自研生态体系,推动吉利加速向智能时代转型,打造成为科技引领型全球汽车企业。在智能化领域,未来吉利汽车将与路特斯等在车谷进行人工智能芯片、AI辅助智能驾驶仿真等方面深度探索。
王云鹏:
武汉拉开了中国无人驾驶车辆的商业化试点序幕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技术在重塑未来的汽车、未来的交通和未来的城市。”百度副总裁兼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云鹏介绍,武汉经开区作为全国汽车产业创新最活跃的区域,是自动驾驶政策的践行者和引领者。
2022年8月,武汉经开区率先开启了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拉开了中国无人驾驶车辆的商业化试点序幕。
“科技创新离不开政府大力支持。”王云鹏说,武汉经开区为企业铺设了创新大道,成立一年,萝卜快跑的测试和运营面积已经由100平方公里快速扩展至1100平方公里,用户累计成单已经超过了34万单,“我们在武汉经开区落地建成了萝卜快跑汽车机器人智行谷,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5G远程驾驶基地和研发基地。”
汪凯:
希望更多软件企业落户
扩大芯擎科技“朋友圈”
“目前,我们的龍鹰一号7纳米车规级汽车座舱芯片搭载领克08新车上,年内,还将装车3—4款车型。”芯擎科技创始人、董事兼CEO汪凯表示,作为一家车谷本土企业,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的成立,为芯擎科技扩大了“朋友圈”。
2018年,芯擎科技落户中国车谷后,成功研发国内首款车规级7纳米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实现国产高端汽车芯片领域的技术突破,为中国车企提供了全新选择。今年1月,芯擎科技登上福布斯2022新晋独角兽榜单,成立不到5年,从一家初创企业成功地晋级科创新物种。
汪凯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够落户到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助力芯擎科技更安全、更便利、更绿色、更经济,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驾驶的乐趣。
陈友华:
为20多家车企提供端到端服务
“2011年,软通动力推出了首个国产整车制造系统。”软通动力副总裁陈友华介绍,2020年,软通动力瞄准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新赛道,在武汉成立车机研发团队,研发全栈解决方案。
软通动力是中国领先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为全球500强企业中的200多个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化服务,为20多家汽车整车企业提供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
陈友华介绍,软通动力为车企提供管理数字化、产品数化服务,打通营销体系、智造业务体系。其中,在岚图汽车实现了订单全流程的可视化、全程指标管理、全流程监测,还承接了东风乘用车、神龙汽车等车企的智造业务体系的迭代升级。
“在整车制造领域,软通实现了订单全流程的可视化、全程指标管理化、全流程事件监测。”陈友华说,将继续深耕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助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王昌柏:
众行致远,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成长
“独木不成林,众行能致远”。9月5日,法雷奥舒适与驾驶辅助系统中国区研发总监王昌柏在演讲时认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汽车软件和硬件企业抱团融合发展,才能打造出开创性的产品。
法雷奥是国际十大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之一,经过28年的发展,在武汉经开区布局了法雷奥照明产品中国区总部、前沿开发中心、技术中心和生产基地等一系列产业集群。2017年,法雷奥舒适驾驶辅助系统研发部门落户武汉经开区,六年后,研发团队从最初的三名员工发展到600多名工程师,七成是软件工程师。
“在道路数据的采集和存储数据闭环方面,我们和百度有合作。”王昌柏建议,希望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区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能够车端、路端协同,做好信息安全、数据安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我们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成长”。
采写:记者金晨 孙晓飞 摄影李岿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