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融媒9月12日讯 长江天山并肩行,鄂博友爱携手进。在天山脚下,武汉经开区援疆教师刘辉默默奉献、甘为人梯、潜心育人,似雨露般滋养着戈壁滩上的孩子们。她对学生的爱,如同戈壁滩上开出的最美的花……
刘辉是薛峰小学语文老师,2021年10月,她作为湖北省第八批“组团式”援疆教育人才,踏上遥远的西北边陲博尔塔拉这片热土,开启千里之外的教育援疆工作。
抉择与诀别 艰难的取舍
刘辉得知援疆信息后,内心澎湃不已,但也深知这一走就是天各一方,孩子、父母都难以顾及。“当时父亲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但他生怕成为我的羁绊,就把我喊到床边,叮嘱我不要担心他,走好自己所选的路。”刘辉说,在家人的鼓励下,她毅然踏上了援疆之旅。
新疆的冬天来得早,雪下得也大。2021年的冬天,刘辉每天会顶着凛冽的寒风走进校园铲雪,为学生们清扫出活动场地。白天正常上班,下班后参加援疆迎新春的节目排练,每天的时间似乎都不够用。
而就在这时,刘辉父亲的病情突然恶化,家人打电话问是否能回家?每当夜深人静时,就是她辗转难眠时。“一边是才刚刚加入的团队,一切尚且在摸索、熟悉、适应中;一边是弥留之际盼归的老父亲,自古忠孝难两全,第一次面临人生艰难决策的时候,内心十分纠结、矛盾和痛苦。”刘辉坦言。
创新与用心 坚守的力量
来到博乐一小,刘辉老师接手二年级的语文教学,班上有近70%的少数民族学生。这些学生因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不擅长汉语知识的掌握,有的学生正确书写汉字都成问题。为此,刘辉老师从基础开始,一点点教,每节课课间,她都会把汉语表达能力差的孩子轮流带到跟前,教他们尝试从简短的对话开始,学会正确地表达。
“在生字教学时,我也会特别关注他们,提醒学生们不要漏笔画,也不能多加笔画,甚至手把手地教他们逐字书写。”刘辉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民族学生的汉语言能力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对于民族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最大的困难莫过于表达。班上几乎没有学生不害怕写作文的。批改作文也成了刘辉老师最头疼的事。她想到自己曾经在武汉带过一届学生,将学生们的习作制作成电子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心动不如行动。恰巧五年级有一个单元是关于诗歌整理编册的实践活动。于是,刘辉老师引导学生征集诗歌,动员学生发现生活、学习中的趣事、怪事、难忘的事,再引导他们模仿学过的儿童诗来写,然后指导修改。最后,她将学生们充满童趣的儿童诗一一整理成诗歌集。当新鲜出炉的诗集发送到班级群里的时候,家长、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被点燃了。
“学生们非常兴奋,因为精美的诗集里有他的名字,这种做法让学生们对写作更有兴趣了!”刘辉自豪地说,学生们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印成铅字,小脸笑开了花。学校还成立了毛毛虫文学社,学生们都积极投稿,班上还有一个学生的诗歌被《博尔塔拉报》转载。
付出与收获 花开的声音
为让援疆教育人才带动教育进步,学校开展了以“学党史 强师能 鄂博携手 共筑七彩课堂”为题的援博教师示范课,帮助教师们关注核心素养的提升,让学生获得语文综合能力、学习方法等。
教研活动中,刘辉老师会针对每节课的课型特点,结合课标要求,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助力年轻教师成长,也在不断自我成长中。
2023年8月,她的录像课《坐井观天》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等奖,个人也被湖北省援疆指挥部评为“湖北省优秀援疆干部人才”“湖北省优秀女援疆干部”“博乐市优秀援疆教师”。她还深受学生们喜爱,被学生评为“学校最受欢迎教师”。
“与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是刘辉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在学生们眼中,她幽默风趣,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课下,她是一位极具亲和力的姐姐,学生们常常与她搭肩而行:“跟我们一起玩吧!”“跟我们讲讲湖北武汉吧!”……
(通讯员田平 谢小玲 虢碧莹)
【编辑:缑曼 审核:张敏 黄倩 姚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