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突破100亿元!武汉经开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两年“翻番”式增长

©原创 2023-11-30 15:17

车谷融媒11月30日讯 日前,记者从区科创局获悉,今年1-10月,我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3.95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24.22%,超出去年全年总额51.99亿元,连续两年实现“翻番”。

“从数据上看,我区企业主体技术输出额占比高达99%以上。”区科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技术合同成交额是衡量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度的重要指标,今年1-10月,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输出额78.23亿元,占比75.26%,企业创新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成立于2016年的武汉精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隧科技)已从技术合同转让中尝到了“甜头”。精隧科技主要从事地铁隧道钢环加固服务,拥有自主钢环加工制造生产线及工厂(独立知识产权),在地铁隧道维保与智能监测领域拥有80多项专利,先后获评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据精隧科技负责人唐加功介绍,公司每年技术合同成交额都有数百万元,通过“科创 33 条”,可享受区内对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研发和创新,对未来我们更有信心了。”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奋力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努力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融合,持续壮大企业创新主体规模,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构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创新主体梯次培育体系,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关键技术为抓手,支持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拉动技术交易的最强力量。”区科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成果供需对接、中试熟化、技术交易等成果转化关键环节,联动重点高校、领军企业、科创平台、金融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等成果转化关键主体,深化校企地科技合作,常态化举办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持续提升成果转化效能,推动武汉经开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再创新高。

采写:记者金晨 通讯员胡勇 吴存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9

车谷融媒11月30日讯 日前,记者从区科创局获悉,今年1-10月,我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3.95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24.22%,超出去年全年总额51.99亿元,连续两年实现“翻番”。

“从数据上看,我区企业主体技术输出额占比高达99%以上。”区科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技术合同成交额是衡量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度的重要指标,今年1-10月,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输出额78.23亿元,占比75.26%,企业创新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成立于2016年的武汉精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隧科技)已从技术合同转让中尝到了“甜头”。精隧科技主要从事地铁隧道钢环加固服务,拥有自主钢环加工制造生产线及工厂(独立知识产权),在地铁隧道维保与智能监测领域拥有80多项专利,先后获评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据精隧科技负责人唐加功介绍,公司每年技术合同成交额都有数百万元,通过“科创 33 条”,可享受区内对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研发和创新,对未来我们更有信心了。”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奋力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努力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融合,持续壮大企业创新主体规模,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构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创新主体梯次培育体系,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关键技术为抓手,支持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拉动技术交易的最强力量。”区科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成果供需对接、中试熟化、技术交易等成果转化关键环节,联动重点高校、领军企业、科创平台、金融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等成果转化关键主体,深化校企地科技合作,常态化举办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持续提升成果转化效能,推动武汉经开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再创新高。

采写:记者金晨 通讯员胡勇 吴存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