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凝心聚力谋发展 市区政协委员热议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经开区会议精神

©原创 2023-12-15 20:12

车谷融媒12月15日讯 连日来,市区政协委员认真学习12月9日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武汉经开区建设情况会议精神和12月10日区党工委(扩大)会议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谈学习体会,谋未来发展。

委员们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围绕服务全区中心工作协商议政,切实把会议精神贯彻到工作谋划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双岗建功,奋发有为,为武汉经开区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车谷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市政协委员、区政协委员,国都证券湖北分公司总经理 车泽鹏:

经开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作用特殊,经过30年多年的奋力发展,随着汽车行业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更要知重负重、加压奋进。

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撑,金融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血液,要发挥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性作用。要积极整合区内银行、证券、保险以及各类创投风投企业等各类金融资源,补齐短板,形成合力,助力经开区“二次创业”。金融业积极嵌入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实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发挥各自的服务特质。对创新型企业风投创投机构要投早、投小、投科创;对成熟性企业银行要重点配置优质资源,助力做强做优;证券机构要跟踪深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工程,积极对接资本市场作用,为企业引入源头活水,加快企业发展。

市政协委员、区政协常委,民进区工委主委,区大数据中心副主任 袁言勇:

通过学习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武汉经开区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车谷,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信心和责任感。

我将认真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知重负重、知责担责,增强本领、提高站位,保持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工作劲头,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双岗建功,在新的征程上,努力为武汉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政协委员、区政协常委,区农工党区工委主委,文旅局副局长 鲍丽君:

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经开区,对经开区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工作劲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和武汉经开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这让我们车谷人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接下来,我将认真落实市委常委会精神。一是要当好连心人、做好助推器,带领全体农工党员认真学习此次会议精神,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与中共一起唱好“大合唱”;二是要围绕中心,建言献策,围绕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等中心工作开展实地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为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车谷贡献党派力量;三是要转变作风、主动作为,对专题调研会上提出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品质,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的明确要求,区文旅局将通过发展汽车工业旅游,引进大型演艺赛事活动、扩大数字文化运动休闲产业等为特色的文旅体项目,大力实施产城一体化建设,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促进全区经济从单一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引擎产业,拉动消费升级,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区政协常委,武汉经开协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许启彤:

市委常委专题调研提出要坚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推动我市汽车产业转型发展。

作为武汉经开投促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管理人,我们一直立足于为符合武汉经开区产业发展定位的招商引资项目以及武汉经开区扶持的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构建“中国车谷”产业投资生态,吸引知名投资机构在经开区设立基金和管理机构,打造基金机构、基金产品聚集区,丰富金融要素,形成股权基金配套产业链。公司起草了“资本岛”、“基金小镇”等专项工作方案,并成功引进长江车谷基金、长江车谷基金管理公司、星元基金落户经开区。

下一步,我们将以投促基金、车谷基金为抓手,学习北京、深圳先进地区经验,实现省、市、区三级联动,打通政策导航、产业牵引、金融驱动的协同发展模式,招商投资一体化,建立并完善全方位、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提供全链条投融资服务,助力资本岛建设,打造经开区金融资本聚集高地。

区政协常委,武汉经开区发改局七级职员 谭远超: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将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升个人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履职能力和水平,更好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车谷”,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在建设现代化车谷新征程上展现政协委员的担当和作为。

区政协常委,湖北中文在线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汉慧读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曲:

此次市委常委会,明确了要进一步加大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知识的学习,推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作为文化企业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此次会议提出的产城融合发展目标和要求对于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产城融合不仅是对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更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下一步,我们将带领文化企业团队,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积极适应产城融合的新形势。积极探索文化产业与当地经济产业的深度合作,推动文化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充分利用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文化艺术设施和文化创意产品。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区政协委员,武汉科器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姚良军:

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强调,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引进培育产业链企业,着力稳链补链强链,加大本土零部件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鼓舞人心。

武汉科器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是依托经开区工业主战场优势发展起来的科技型本土企业。十八年来扎根车谷,深耕工业智能化、信息化领域,持续加强工业软件自主研发,打造高效实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持续为东风乘用车、东风本田、东风商用车、岚图汽车、猛士科技、东风李尔、法雷奥等整车和零部件优秀代表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同时,整合数字经济行业商会力量,投资运营因麦数字专业孵化器,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

未来,我们将借助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大潮,为更多的产业链优秀企业提供工业软件研发及智能化服务,提升软件产品竞争力,依托龙头企业,走向全国及海外市场。发挥好政协委员工作站的作用,汇聚企业家委员在经济领域的宝贵资源优势,一如既往为省、市、区高质量建言献策,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技术交流,为稳链补链强链、产业创新作出新的贡献。

区政协委员,通航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周诗雨:

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武汉经开区建设发展情况,强调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让我们对低空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

通航产业园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之一,承担着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的重任,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独特优势。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新兴战略产业”,同时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推出,产业链整体配套不断提升,行业技术能力全面深化,低空经济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下一步,通航产业园将充分发挥通航机场作用,着力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努力在经开区二次创业中贡献通航力量。重点是以中航605所项目为牵引,以中信海直通航运营基地为依托,以开通短途运输为契机,培育发展通航产业;推动国家华中应急救援中心和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成投用,依托湖北三六一一应急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应急产业。

(来源:区政协办)

【编辑:缑曼  审核:张敏 蒋秋雨 黄倩 姚子怡】

9

车谷融媒12月15日讯 连日来,市区政协委员认真学习12月9日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武汉经开区建设情况会议精神和12月10日区党工委(扩大)会议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谈学习体会,谋未来发展。

委员们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围绕服务全区中心工作协商议政,切实把会议精神贯彻到工作谋划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双岗建功,奋发有为,为武汉经开区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车谷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市政协委员、区政协委员,国都证券湖北分公司总经理 车泽鹏:

经开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作用特殊,经过30年多年的奋力发展,随着汽车行业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更要知重负重、加压奋进。

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撑,金融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血液,要发挥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性作用。要积极整合区内银行、证券、保险以及各类创投风投企业等各类金融资源,补齐短板,形成合力,助力经开区“二次创业”。金融业积极嵌入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实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发挥各自的服务特质。对创新型企业风投创投机构要投早、投小、投科创;对成熟性企业银行要重点配置优质资源,助力做强做优;证券机构要跟踪深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工程,积极对接资本市场作用,为企业引入源头活水,加快企业发展。

市政协委员、区政协常委,民进区工委主委,区大数据中心副主任 袁言勇:

通过学习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武汉经开区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车谷,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信心和责任感。

我将认真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知重负重、知责担责,增强本领、提高站位,保持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工作劲头,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双岗建功,在新的征程上,努力为武汉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政协委员、区政协常委,区农工党区工委主委,文旅局副局长 鲍丽君:

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经开区,对经开区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工作劲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和武汉经开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这让我们车谷人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接下来,我将认真落实市委常委会精神。一是要当好连心人、做好助推器,带领全体农工党员认真学习此次会议精神,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与中共一起唱好“大合唱”;二是要围绕中心,建言献策,围绕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等中心工作开展实地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为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车谷贡献党派力量;三是要转变作风、主动作为,对专题调研会上提出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品质,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的明确要求,区文旅局将通过发展汽车工业旅游,引进大型演艺赛事活动、扩大数字文化运动休闲产业等为特色的文旅体项目,大力实施产城一体化建设,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促进全区经济从单一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引擎产业,拉动消费升级,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区政协常委,武汉经开协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许启彤:

市委常委专题调研提出要坚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推动我市汽车产业转型发展。

作为武汉经开投促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管理人,我们一直立足于为符合武汉经开区产业发展定位的招商引资项目以及武汉经开区扶持的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构建“中国车谷”产业投资生态,吸引知名投资机构在经开区设立基金和管理机构,打造基金机构、基金产品聚集区,丰富金融要素,形成股权基金配套产业链。公司起草了“资本岛”、“基金小镇”等专项工作方案,并成功引进长江车谷基金、长江车谷基金管理公司、星元基金落户经开区。

下一步,我们将以投促基金、车谷基金为抓手,学习北京、深圳先进地区经验,实现省、市、区三级联动,打通政策导航、产业牵引、金融驱动的协同发展模式,招商投资一体化,建立并完善全方位、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提供全链条投融资服务,助力资本岛建设,打造经开区金融资本聚集高地。

区政协常委,武汉经开区发改局七级职员 谭远超: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将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升个人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履职能力和水平,更好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车谷”,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在建设现代化车谷新征程上展现政协委员的担当和作为。

区政协常委,湖北中文在线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汉慧读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曲:

此次市委常委会,明确了要进一步加大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知识的学习,推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作为文化企业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此次会议提出的产城融合发展目标和要求对于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产城融合不仅是对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更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下一步,我们将带领文化企业团队,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积极适应产城融合的新形势。积极探索文化产业与当地经济产业的深度合作,推动文化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充分利用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文化艺术设施和文化创意产品。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区政协委员,武汉科器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姚良军:

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强调,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引进培育产业链企业,着力稳链补链强链,加大本土零部件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鼓舞人心。

武汉科器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是依托经开区工业主战场优势发展起来的科技型本土企业。十八年来扎根车谷,深耕工业智能化、信息化领域,持续加强工业软件自主研发,打造高效实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持续为东风乘用车、东风本田、东风商用车、岚图汽车、猛士科技、东风李尔、法雷奥等整车和零部件优秀代表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同时,整合数字经济行业商会力量,投资运营因麦数字专业孵化器,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

未来,我们将借助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大潮,为更多的产业链优秀企业提供工业软件研发及智能化服务,提升软件产品竞争力,依托龙头企业,走向全国及海外市场。发挥好政协委员工作站的作用,汇聚企业家委员在经济领域的宝贵资源优势,一如既往为省、市、区高质量建言献策,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技术交流,为稳链补链强链、产业创新作出新的贡献。

区政协委员,通航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周诗雨:

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武汉经开区建设发展情况,强调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让我们对低空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

通航产业园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之一,承担着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的重任,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独特优势。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新兴战略产业”,同时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推出,产业链整体配套不断提升,行业技术能力全面深化,低空经济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下一步,通航产业园将充分发挥通航机场作用,着力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努力在经开区二次创业中贡献通航力量。重点是以中航605所项目为牵引,以中信海直通航运营基地为依托,以开通短途运输为契机,培育发展通航产业;推动国家华中应急救援中心和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成投用,依托湖北三六一一应急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应急产业。

(来源:区政协办)

【编辑:缑曼  审核:张敏 蒋秋雨 黄倩 姚子怡】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