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市场监管“五措扶企” 助推经开“二次创业”

2024-03-05 18:46 武汉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做好市场监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市场监管部门是以行政执法为主要职能的部门,有人认为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而言,往往做“减法”多,做“加法”少。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手抓行政执法,一手抓服务企业,立足自身职能“五措扶企”,即登记便企、安全稳企、质量强企、品牌壮企、执法护企,形成了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机制,优化了区域营商环境,助推了“ 中国车谷 ”建设。

登记便企,提升“两度”

——紧紧围绕“两度”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登记便企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提升注册登记速度。作为服务企业的“最初一公里”, 武汉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始终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坚持登记工作快速审批、精准出证,打造了“证照分离”“一事联办”“一业一证”“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体系,利用系统自动研判、主动推送、数据共享等技术手段,形成了证照“一设全设、一变全变、一销全销”的“三个一”协同联动机制,成功将内、外资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 1 个工作日以内。2023年9月底,沌口街道内资服务窗口收到了武汉经开区启智信息咨询中心的注册申请,对方希望赶在国庆节前开业,了解诉求后,业务人员主动联系客户,借助全程网办帮助对方在国庆节前顺利拿到营业执照,高效的流程,竭诚的服务也收到了客户的高度赞赏。

提升商事服务温度。以科技赋能,通过不断升级优化政务平台,实现了“一对一全程网办”,申请人仅需线上“一套材料、一次填报”,足不出户便可完成材料提交、在线审批、执照领取,真正做到了“零跑腿”。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全天候”精准指导,有效解决申报过程中材料申请的痛点堵点。在为罗德与施瓦茨(武汉)销售有限公司办理营业执照的过程中,针对外方股东公证文件办理耗时较长,企业无法按时提交的问题,外资窗口安排专人对接跟踪,为企业办理“容缺审批”,指导对方远程传输材料,采用线上审批帮助企业在关键节点顺利完成设立登记,为武汉经开区的电子信息领域再添新势力。无论是上市大公司,还是个人小作坊,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便捷暖心的审批服务,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提供了便捷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让更多企业放心搭乘经济便车。

安全稳企,严控“两率”

——时时严控“两率”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齐抓共管坚决稳住安全底线

严控企业特种设备事故率。经开区是工业大区,也是特种设备大区,全区工业企业特种设备有两万多台套。经开区市场监管局不断完善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开展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活动,扎实部署开展全区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安全风险大排查等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企业特种设备“四不两直”检查,以“友情提示、责令改正、严格处罚”三部曲规范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对企业未注册登记、逾期未检和检测不合格设备实行动态清零,有效降低了企业特种设备故障率,2023年未发生一起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严控企业食品安全事故率。紧盯企业食堂和工地食堂,在强化监管的同时,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和街道园区的属地管理责任,“两个责任”的包保工作走在武汉市前列。在全省首创开展公共领域食品安全责任险,每年出资一百万元为企业食堂、学校食堂、食品生产企业等经营场所办理食品安全保险,借助保险公司完备的服务体系,成立专业团队深入企业食堂和建设工地食堂开展巡查,有效发挥了保险公司事前预防、事中监测和事后理赔的功能。在全省率先建立覆盖全区的“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网络,将全区食品生产企业、餐饮企业、规上企业食堂全部纳入互联网在线监管范围,有效降低了食品安全事故率,2023年全区企业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质量强企,夯实“两基”

——层层夯实“两基”构造产业服务生态,提升服务共促高质量发展

打牢质量基础。历时五年建成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武汉园区,新引进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标准计量机构五十余家,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等支柱产业的检验检测产业链。持续创建了武汉车谷中科创新孵化器质量服务站、汽车零部件商会质量服务站、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威凯质量服务站等多个省级示范项目,以完备的质量基础设施构造丰富的区域产业服务生态,提升了区域生产性服务功能,为武汉经开区质量高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零部件企业质量提升系列培训

加强管理基础。武汉经开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质量提升工程,帮助辖区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2023年又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汽车零部件、智能家电、通用航空等4个产业链质量提升项目入选湖北省产业链质量提升省级示范项目,省、市、区三级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创办车谷市场大学学习平台,开设质量讲坛,为企业提供大规模低成本培训,以完备的知识供给体系为企业打造能力提升的加油站。2023年投入资金35万元,免费向企业提供高管高质量研修班、质量体系、质量工具和特种设备作业取证等培训,顺利完成了 VDA6.3、FMEA等5期培训班以及班组长、内审员取证等8期培训班,免费培训重点质量管理企业30余家,质量管理员 350 余人次,以数十万的投入为企业节省了上百万的培训成本。

▲车谷市场大学


品牌壮企,培育“两品”

——孜孜培育“两品”策励企业向高攀登,做好“车谷品牌 ”大文章

培育“湖北精品”和“武汉名品”。武汉经开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车谷品牌战略,策划建设“车谷品牌馆”,聚焦全区重点优势产业,多次前往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品牌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挖掘品牌潜力,分层次、分 类别建立品牌培育库,实施动态管理,打造品牌集群效应。建设了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配套一站式商标品牌服务,成为企业品牌建设前沿阵地,积极组织动员辖区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参评“湖北精品”“武汉名品”认定工作,经过培育入库、标准先进性评价推荐等程序,东风本田、岚图汽车、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13个产品参评“湖北精品”和“武汉名品 ”。

培植“地标产品”。为做好“车谷品牌”大文章,市场监管局充分挖掘并培育优势特色产品,加大地域特色农产品保护和开发力度,聚力打造区域品牌和产业标杆。一方面,着眼经济效益,以政策为牵引,以服务为推手,以集聚为导向,厚培品牌建设的沃土,抓效益应用,促进商品品牌价值跃升。另一方面,挖掘特色地方、企业文化,拓展品牌文化外延,提升地方品牌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围绕区域“地标产品”统筹商业化布局、产业化运作,重点推进品牌经营工作,不断提升企业品牌发展的竞争力,“大汉口热干面”“汉南甜玉米”“喜鹊湖螃蟹”等“地标产品”的美誉度不断增强。

执法护企,强化“双打”

——牢牢强化“双打”保护促进公平竞争,多方协同形成良好市场环境

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武汉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坚持开展监管执法“铁拳”行动,把治理流通领域产品质量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整饬食品、药品等领域不正之风,对辖区内药店、商超、农贸市场、餐厅等场所深度开展地毯式摸排,发现部分商店销售假烟假酒,严重损害了黄鹤楼、茅台、五粮液等知名品牌在内众多企业的利益,对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违法行为严查严办,查处销售“三无”药品、食品,违规经营医疗器械等违法行为20余件,均已结案,罚没款共计百余万元。有力保障了民生,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武汉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完善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制度,以“零容忍”的态度不断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打造风清气正的车谷营商大环境。积极推动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区建设,成立了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 规范化建设,近年来与猫人(国际)时尚开展了多次产权保护联合行动,为企业挽回数十万元损失。全年立案24件,罚没数十万元,其中包括涉嫌侵犯九牧厨卫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重大案件,经过调查取证,涉案金额达到追诉标准,已移送至公安机关侦查。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始终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中心,打好服务和监管的组合拳,为企业筑起健康发展的屏障。

2024年是武汉经开区推进“二次创业”的关键一年,武汉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在经开区“二次创业”发展战略中展现作为,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中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武汉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鄢卫华

来源:《武汉宣传》

【编辑:缑曼】

7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做好市场监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市场监管部门是以行政执法为主要职能的部门,有人认为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而言,往往做“减法”多,做“加法”少。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手抓行政执法,一手抓服务企业,立足自身职能“五措扶企”,即登记便企、安全稳企、质量强企、品牌壮企、执法护企,形成了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机制,优化了区域营商环境,助推了“ 中国车谷 ”建设。

登记便企,提升“两度”

——紧紧围绕“两度”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登记便企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提升注册登记速度。作为服务企业的“最初一公里”, 武汉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始终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坚持登记工作快速审批、精准出证,打造了“证照分离”“一事联办”“一业一证”“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体系,利用系统自动研判、主动推送、数据共享等技术手段,形成了证照“一设全设、一变全变、一销全销”的“三个一”协同联动机制,成功将内、外资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 1 个工作日以内。2023年9月底,沌口街道内资服务窗口收到了武汉经开区启智信息咨询中心的注册申请,对方希望赶在国庆节前开业,了解诉求后,业务人员主动联系客户,借助全程网办帮助对方在国庆节前顺利拿到营业执照,高效的流程,竭诚的服务也收到了客户的高度赞赏。

提升商事服务温度。以科技赋能,通过不断升级优化政务平台,实现了“一对一全程网办”,申请人仅需线上“一套材料、一次填报”,足不出户便可完成材料提交、在线审批、执照领取,真正做到了“零跑腿”。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全天候”精准指导,有效解决申报过程中材料申请的痛点堵点。在为罗德与施瓦茨(武汉)销售有限公司办理营业执照的过程中,针对外方股东公证文件办理耗时较长,企业无法按时提交的问题,外资窗口安排专人对接跟踪,为企业办理“容缺审批”,指导对方远程传输材料,采用线上审批帮助企业在关键节点顺利完成设立登记,为武汉经开区的电子信息领域再添新势力。无论是上市大公司,还是个人小作坊,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便捷暖心的审批服务,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提供了便捷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让更多企业放心搭乘经济便车。

安全稳企,严控“两率”

——时时严控“两率”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齐抓共管坚决稳住安全底线

严控企业特种设备事故率。经开区是工业大区,也是特种设备大区,全区工业企业特种设备有两万多台套。经开区市场监管局不断完善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开展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活动,扎实部署开展全区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安全风险大排查等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企业特种设备“四不两直”检查,以“友情提示、责令改正、严格处罚”三部曲规范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对企业未注册登记、逾期未检和检测不合格设备实行动态清零,有效降低了企业特种设备故障率,2023年未发生一起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严控企业食品安全事故率。紧盯企业食堂和工地食堂,在强化监管的同时,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和街道园区的属地管理责任,“两个责任”的包保工作走在武汉市前列。在全省首创开展公共领域食品安全责任险,每年出资一百万元为企业食堂、学校食堂、食品生产企业等经营场所办理食品安全保险,借助保险公司完备的服务体系,成立专业团队深入企业食堂和建设工地食堂开展巡查,有效发挥了保险公司事前预防、事中监测和事后理赔的功能。在全省率先建立覆盖全区的“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网络,将全区食品生产企业、餐饮企业、规上企业食堂全部纳入互联网在线监管范围,有效降低了食品安全事故率,2023年全区企业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质量强企,夯实“两基”

——层层夯实“两基”构造产业服务生态,提升服务共促高质量发展

打牢质量基础。历时五年建成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武汉园区,新引进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标准计量机构五十余家,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等支柱产业的检验检测产业链。持续创建了武汉车谷中科创新孵化器质量服务站、汽车零部件商会质量服务站、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威凯质量服务站等多个省级示范项目,以完备的质量基础设施构造丰富的区域产业服务生态,提升了区域生产性服务功能,为武汉经开区质量高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零部件企业质量提升系列培训

加强管理基础。武汉经开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质量提升工程,帮助辖区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2023年又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汽车零部件、智能家电、通用航空等4个产业链质量提升项目入选湖北省产业链质量提升省级示范项目,省、市、区三级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创办车谷市场大学学习平台,开设质量讲坛,为企业提供大规模低成本培训,以完备的知识供给体系为企业打造能力提升的加油站。2023年投入资金35万元,免费向企业提供高管高质量研修班、质量体系、质量工具和特种设备作业取证等培训,顺利完成了 VDA6.3、FMEA等5期培训班以及班组长、内审员取证等8期培训班,免费培训重点质量管理企业30余家,质量管理员 350 余人次,以数十万的投入为企业节省了上百万的培训成本。

▲车谷市场大学


品牌壮企,培育“两品”

——孜孜培育“两品”策励企业向高攀登,做好“车谷品牌 ”大文章

培育“湖北精品”和“武汉名品”。武汉经开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车谷品牌战略,策划建设“车谷品牌馆”,聚焦全区重点优势产业,多次前往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品牌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挖掘品牌潜力,分层次、分 类别建立品牌培育库,实施动态管理,打造品牌集群效应。建设了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配套一站式商标品牌服务,成为企业品牌建设前沿阵地,积极组织动员辖区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参评“湖北精品”“武汉名品”认定工作,经过培育入库、标准先进性评价推荐等程序,东风本田、岚图汽车、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13个产品参评“湖北精品”和“武汉名品 ”。

培植“地标产品”。为做好“车谷品牌”大文章,市场监管局充分挖掘并培育优势特色产品,加大地域特色农产品保护和开发力度,聚力打造区域品牌和产业标杆。一方面,着眼经济效益,以政策为牵引,以服务为推手,以集聚为导向,厚培品牌建设的沃土,抓效益应用,促进商品品牌价值跃升。另一方面,挖掘特色地方、企业文化,拓展品牌文化外延,提升地方品牌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围绕区域“地标产品”统筹商业化布局、产业化运作,重点推进品牌经营工作,不断提升企业品牌发展的竞争力,“大汉口热干面”“汉南甜玉米”“喜鹊湖螃蟹”等“地标产品”的美誉度不断增强。

执法护企,强化“双打”

——牢牢强化“双打”保护促进公平竞争,多方协同形成良好市场环境

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武汉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坚持开展监管执法“铁拳”行动,把治理流通领域产品质量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整饬食品、药品等领域不正之风,对辖区内药店、商超、农贸市场、餐厅等场所深度开展地毯式摸排,发现部分商店销售假烟假酒,严重损害了黄鹤楼、茅台、五粮液等知名品牌在内众多企业的利益,对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违法行为严查严办,查处销售“三无”药品、食品,违规经营医疗器械等违法行为20余件,均已结案,罚没款共计百余万元。有力保障了民生,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武汉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完善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制度,以“零容忍”的态度不断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打造风清气正的车谷营商大环境。积极推动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区建设,成立了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 规范化建设,近年来与猫人(国际)时尚开展了多次产权保护联合行动,为企业挽回数十万元损失。全年立案24件,罚没数十万元,其中包括涉嫌侵犯九牧厨卫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重大案件,经过调查取证,涉案金额达到追诉标准,已移送至公安机关侦查。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始终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中心,打好服务和监管的组合拳,为企业筑起健康发展的屏障。

2024年是武汉经开区推进“二次创业”的关键一年,武汉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在经开区“二次创业”发展战略中展现作为,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中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武汉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鄢卫华

来源:《武汉宣传》

【编辑:缑曼】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