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最美党员”左丹:在她的手上,老旧社区变成了“新模样”

©原创 2024-03-08 15:56

车谷融媒3月8日讯 “水来了,水来了,再也不怕停水了。”“多亏了小左,总是记着我们这些老年人。”谈起沌口街湘隆社区的变化,居民们喜笑颜开。他们口中的“小左”,正是沌口街道湘隆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左丹。

2018年,左丹来到湘隆社区后,始终把居民群众关心的事情放在第一位,为居民们做实事、办好事、解烦忧。2023年,左丹获评武汉经开区“最美党员”。

3月4日一大早,左丹来到社区忙碌起来。她向同事交代完当天的工作后,开始了一天的走访工作。

“社区下辖的老旧小区多,独居老人多。解决好一老一小的问题,就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据左丹介绍,湘隆社区成立于2011年8月,是一个集物业服务型小区、老旧居民小区、大型商业综合体为一体的综合型社区。其中,安康园、鹏程金湖花园都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近年来,水管老化、水压小成了居民的心病。

2022年,沌口街在湘隆社区先后启动了安康园、鹏程金湖花园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左丹主动请缨,协助推进水改工程。一年多的时间里,水改施工到哪里,她就出现在哪里,做服务、搞协调,向居民们释疑答惑,忙得不可开交。2023年7月,安康园、鹏程金湖花园水改工程相继完工。

安康园小区居民熊佑怀老人与老伴住在5楼,靠顶楼的水箱二次供水。水改前,因为水压低,拧开水龙头,出水如“涓涓细流”,洗衣做饭洗澡要和邻居“错峰”用水。

3月4日,熊佑怀谈起“二次水改”记忆犹新。他说,二次水改刚刚启动的时候,居民意见不统一,施工方案迟迟不能敲定。小左带着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登门做工作,还对每一种户型提出了定制化“水改”方案,打消了大家的疑虑。

“这次水改,街道和社区工作特别细致。”熊佑怀打开了自家的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了出来,“过去毛巾越洗越脏,现在毛巾越洗越白。”

社区的独居老人,左丹也一直记挂在心头。

“小左来了啊,快进来。”76岁的杨雁姮老人在老伴去世后,选择一个人生活。2020年,她来到湘隆时代大公馆独自居住。前段时间,在左丹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家里装上了烟雾报警器。

“杨阿姨,我们就是来看看您。烟雾报警器使用有什么问题,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就打我电话。”一见面,左丹与杨雁姮拉起了家常。

杨雁姮老人介绍,湘隆社区工作人员工作特别细致,经常上门嘘寒问暖,每年还组织社区老人体检。“小左就像是小区的‘活地图’!社区的独居老人住在哪儿、身体有啥情况,她都知道。”

如今,左丹又把目光锁定在了电动车棚改造上。“过去的电动车棚,都是整个小区集中建设,天气不好,大家图方便就会停在楼下,带来安全隐患。”左丹说,下一步改造,想把电动车棚“化整为零”,统计每个单元的电动车数量,就近建设小停车棚,彻底解决安全隐患。

采写:记者金晨 通讯员张清 余雅君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72

车谷融媒3月8日讯 “水来了,水来了,再也不怕停水了。”“多亏了小左,总是记着我们这些老年人。”谈起沌口街湘隆社区的变化,居民们喜笑颜开。他们口中的“小左”,正是沌口街道湘隆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左丹。

2018年,左丹来到湘隆社区后,始终把居民群众关心的事情放在第一位,为居民们做实事、办好事、解烦忧。2023年,左丹获评武汉经开区“最美党员”。

3月4日一大早,左丹来到社区忙碌起来。她向同事交代完当天的工作后,开始了一天的走访工作。

“社区下辖的老旧小区多,独居老人多。解决好一老一小的问题,就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据左丹介绍,湘隆社区成立于2011年8月,是一个集物业服务型小区、老旧居民小区、大型商业综合体为一体的综合型社区。其中,安康园、鹏程金湖花园都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近年来,水管老化、水压小成了居民的心病。

2022年,沌口街在湘隆社区先后启动了安康园、鹏程金湖花园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左丹主动请缨,协助推进水改工程。一年多的时间里,水改施工到哪里,她就出现在哪里,做服务、搞协调,向居民们释疑答惑,忙得不可开交。2023年7月,安康园、鹏程金湖花园水改工程相继完工。

安康园小区居民熊佑怀老人与老伴住在5楼,靠顶楼的水箱二次供水。水改前,因为水压低,拧开水龙头,出水如“涓涓细流”,洗衣做饭洗澡要和邻居“错峰”用水。

3月4日,熊佑怀谈起“二次水改”记忆犹新。他说,二次水改刚刚启动的时候,居民意见不统一,施工方案迟迟不能敲定。小左带着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登门做工作,还对每一种户型提出了定制化“水改”方案,打消了大家的疑虑。

“这次水改,街道和社区工作特别细致。”熊佑怀打开了自家的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了出来,“过去毛巾越洗越脏,现在毛巾越洗越白。”

社区的独居老人,左丹也一直记挂在心头。

“小左来了啊,快进来。”76岁的杨雁姮老人在老伴去世后,选择一个人生活。2020年,她来到湘隆时代大公馆独自居住。前段时间,在左丹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家里装上了烟雾报警器。

“杨阿姨,我们就是来看看您。烟雾报警器使用有什么问题,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就打我电话。”一见面,左丹与杨雁姮拉起了家常。

杨雁姮老人介绍,湘隆社区工作人员工作特别细致,经常上门嘘寒问暖,每年还组织社区老人体检。“小左就像是小区的‘活地图’!社区的独居老人住在哪儿、身体有啥情况,她都知道。”

如今,左丹又把目光锁定在了电动车棚改造上。“过去的电动车棚,都是整个小区集中建设,天气不好,大家图方便就会停在楼下,带来安全隐患。”左丹说,下一步改造,想把电动车棚“化整为零”,统计每个单元的电动车数量,就近建设小停车棚,彻底解决安全隐患。

采写:记者金晨 通讯员张清 余雅君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