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东风纳米01新增幻想紫车色车型在长沙亮相;11日,东风风神皓瀚荣耀版新车在武汉发布上市;14日,东风奕派旗下首款新能源轿车eπ007在西安上市。
短短7天,东风自主乘用车事业三大品牌密集推新。而今年的前2个月,东风乘用车销售2.9万辆,同比增长100.9%。
东风,在厮杀激烈的新能源赛道上,展现出更高效率和更强势能。
加速数字化进程,为智能制造赋能高效率
3月12日上午9时,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武汉一工厂总装车间内的生产大屏显示,当天排产455台,实时已生产158台。车间8条生产线高效有序运转,自动化物料小车来回穿梭,机器人机械臂不停运转,白色聚光灯下,皓瀚、皓极、奕炫MAX等十款在销车型接连下线入库,等待发往全国各地。
销量持续升高,生产不能断“链”。
“客户需要什么车,我们就造好什么车;营销什么时候要车,我们就什么时候交车!”这是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总部长、党委书记段仁民给内部定下的规矩。
2023年8月,东风公司全面启动东风乘用车新能源“跃迁行动”,集团一体化管理东风品牌下风神、奕派和纳米三大自主乘用车品牌,实现商企集中、制造集中、营销集中。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形成“两地三厂”的格局:武汉一工厂负责东风风神品牌系列车型生产;武汉二工厂与武汉一工厂一体化管理,承担东风奕派生产制造;襄阳工厂则负责东风纳米生产制造。
在“两地三厂”的制造格局下,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联合集团数字化部自主设计了系统架构和数据流程,为满足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个性化定制需求等业务场景提供智能制造基础。
在对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运用中,制造总部加快形成整车制造业的新质生产力。在武汉一工厂安技环保与生产管理室,记者看到电子监控显示屏和实时数据分析屏不断闪烁,车间所有产线生产状态一览无余。
“车辆从客户下订到总装下线入库,全过程都将以特定形式在大屏上连续展示,实现全链条可视化管理。”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生产管理室主任刘世毅介绍说:“武汉一工厂排产已由单班400台提升至450台;东风奕派eπ007上市后,武汉二工厂生产节拍也将从8JPH(每小时产量)提升至20JPH。”
延伸数字化链,提升产品魅力指数
适应多品牌、多元化的生产制造任务,梳理优化质量保证体系、强化生产一致性管理是第一要务。
在涉及新能源汽车质量关键领域的软件质量保证方面,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主动“走出去”,与优秀主机厂对标学习,构建软件“门式管理”机制,按节点设定软件质量达成目标,开展节点目标达成判断,强化软件质量管理。
“我们还将继续强化软件的场景化功能测试及体验评价,联合质量验证中心完善软件质量保证体系(ASPICE),并补充软件质量管理人员,持续提升软件质量保证能力。”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质量保证部部长王雄刚介绍,这个系统还会自动收集数据,集成各类分析报表,帮助管理者高效率、高质量管控生产。
“客户对车辆质量的感知和评价,已成为东风乘用车品质管理的重点关注点,同时也是工厂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考核内容。”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感知质量管理工程师宋博介绍,“2024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东风自主品牌新车质量研究(IQS)和汽车产品魅力指数的双提升。”
“不争第一就是落后”,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正以品质制造推动东风乘用车品牌向上,以新质生产力书写新时代的答卷,开启“热辣滚烫”新征程。
采写:通讯员周慧明 王一珺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