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融媒3月19日讯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沌口街道同德社区通过创新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模式,以志愿服务持续为基层治理赋能,用行走的“红马甲”温暖万家灯火,切实打通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上下联动”实现“走深走实”
为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社区成立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将共建单位作为主体纳入其中,形成由社区大党委牵头、辖区单位主动参与、党员群众自愿加入的良好志愿服务氛围。
社区发挥机关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强、志愿劲头足”的优势,根据基层需要、群众需求,在职党员到基层服务200余次。充分调动有资源、有特长、有时间的居民,开展一批传统时节集中式、线上救助应急式、资源共享助推式志愿活动86次,逐步构建“在职党员示范、无职党员带头、精英群体助力、居民群众参与”的多层次、多元化志愿队伍体系,并积极探索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新模式,不断推动志愿服务走深走实。
“多措并举”推进“见行见效”
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定位志愿者现居地,根据楼栋内特殊人群的数量、特点、需求,结合志愿者职业特点、个人专长合理分组,推动形成“社团骨干+楼栋长+下沉党员+核心志愿者”等居民积极参与的楼栋志愿服务团队。
社区志愿者定期通过巡视巡查、上门走访、电话等方式联系居民,将存在的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信息及时上报网格员,网格员对各类信息进行归档整理,及时整改。
依托共建单位及下沉党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实践活动,发动党员、志愿者认领微心愿,组织开展节假日上门慰问活动、便民服务、观看爱国电影等“微实事”80余件。
与重点家庭签订《美丽社区约定书》,设置“红黑榜”,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到社区环境建设、公共设施维护中,激发居民参与服务积极性。
“建章立制”保持“长效机制”
健全考核评价和评选表彰制度,推行志愿服务“积分”管理,丰富积分结果场景运用,构建了互助式的积分兑换体系,立体化、多维度宣传推介志愿模范,组织开展志愿者宣传推介活动11场,“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蔚然成风。
不断提升“同德礼堂”“同德学堂”“同德艺堂”“同德善堂”4个志愿服务活动阵地,聘请有经验的老师对志愿队伍每年开展专题培训,传授志愿服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基本礼仪、服务要点、工作内容等,不断提高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程度。
“我们时间多,对小区又熟,跟姐妹们一起做志愿服务,感觉很带劲!”现在,同德社区每一栋都有一位志愿者表率,她们主动担任小区楼栋长,平日针对电动车乱停乱放、消防通道堵塞、文明养宠等现象经常进行正面引导,用自己的善举带动了楼栋内更多人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越来越多的“麻烦事”经由居民“自己提、自己议、自己做”,形成了相互监督、相互支持、互相融入的良好局面。
同德社区负责人表示,将紧密结合志愿服务工作的实际和特点,培育和发展具有小区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小区特色+志愿服务”的模式,采用理论-体验-实践的志愿者培训方式,实现增能式社区志愿者建设,构建“参与式”社区志愿者服务,促进社区更多居民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共融。
(通讯员朱会子)
【编辑:缑曼 审核:张敏 蒋秋雨 黄倩 姚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