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滥用“无理由退货权”恶意下单,赔!

2024-04-10 10:01 武汉市汉南区人民法院  

网购现如今是不少人的购物首选方式,各大网购平台指定了如“七天无理由退货”“极速退款”等多项机制,旨在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本是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解除其网购的后顾之忧。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少数人滥用该规则的现象,类似“退款不退货”的事件屡屡发生。滥用规则的行为不仅伤害消费者自身的网购信用,还给商家带来了经济损失,让我们一起走进下面的案件了解一下。

网购索要优惠遭拒,消费者频繁恶意下单

2023年11月14日,范某在林某经营的某网购平台商铺(以下简称商家)下单了某款汽车贴纸,交易金额为74元。范某收到货后以商品质量问题为由,询问商家能否优惠10元,商家未同意后,范某在网购平台后对商家进行投诉并申请退货退款,通过填写了虚假退货单号使得订单交易金额74元退还至范某,然而范某并未实际退货。此后,范某从2023年11月19日至2023年12月19日期间,陆续在商家恶意下单共计39件并都申请退款,导致商家退货率提高、评分变低。2023年12月11日,商家将范某诉至汉南法院,除要求范某支付74元货款外,还要求范某赔偿因为其侵权行为导致的损失1569元。

法院审理:不诚信的消费行为应当担责

法院经审理认为,网购不是现场消费,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都受到了商家宣传的影响,无理由退货是赋予消费者的权利。但法律也规定了 “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是他人的合法权益”。

本案中,范某频繁的下单、退单的行为,并不是正常的消费行为,其主观上为虚假的购买意愿,并通过滥用“无理由退货权”达到给商家造成损失的目的,行为主观上存在恶意,且因为范某恶意下单的行为,导致商家退货率提升,商家评分变低,实际上对商家名誉权造成了伤害,范某应立即停止对林某的侵权行为。因该货物已过平台规定的退货期限,法院遂判决范某立即停止对林某的侵权行为并退还货款74元、赔偿实际损失500元。

判决后,承办法官再次向范某释法说理,范某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现已积极履行完毕。

法官寄语

网络非法外之地,诚信有序的网络营商环境需要所有人共同守护。法院支持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也会依法对获取不正当利益行为进行处理。作为消费者应理性消费、诚实守信,网购时应当根据购物体验实际情况选择恰当退货退款模式,不可通过不合理下单、退货操作或恶意差评干扰商家经营,否则应对商家承担侵权责任。

(来源:武汉市汉南区人民法院)

【编辑:缑曼】

73

网购现如今是不少人的购物首选方式,各大网购平台指定了如“七天无理由退货”“极速退款”等多项机制,旨在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本是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解除其网购的后顾之忧。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少数人滥用该规则的现象,类似“退款不退货”的事件屡屡发生。滥用规则的行为不仅伤害消费者自身的网购信用,还给商家带来了经济损失,让我们一起走进下面的案件了解一下。

网购索要优惠遭拒,消费者频繁恶意下单

2023年11月14日,范某在林某经营的某网购平台商铺(以下简称商家)下单了某款汽车贴纸,交易金额为74元。范某收到货后以商品质量问题为由,询问商家能否优惠10元,商家未同意后,范某在网购平台后对商家进行投诉并申请退货退款,通过填写了虚假退货单号使得订单交易金额74元退还至范某,然而范某并未实际退货。此后,范某从2023年11月19日至2023年12月19日期间,陆续在商家恶意下单共计39件并都申请退款,导致商家退货率提高、评分变低。2023年12月11日,商家将范某诉至汉南法院,除要求范某支付74元货款外,还要求范某赔偿因为其侵权行为导致的损失1569元。

法院审理:不诚信的消费行为应当担责

法院经审理认为,网购不是现场消费,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都受到了商家宣传的影响,无理由退货是赋予消费者的权利。但法律也规定了 “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是他人的合法权益”。

本案中,范某频繁的下单、退单的行为,并不是正常的消费行为,其主观上为虚假的购买意愿,并通过滥用“无理由退货权”达到给商家造成损失的目的,行为主观上存在恶意,且因为范某恶意下单的行为,导致商家退货率提升,商家评分变低,实际上对商家名誉权造成了伤害,范某应立即停止对林某的侵权行为。因该货物已过平台规定的退货期限,法院遂判决范某立即停止对林某的侵权行为并退还货款74元、赔偿实际损失500元。

判决后,承办法官再次向范某释法说理,范某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现已积极履行完毕。

法官寄语

网络非法外之地,诚信有序的网络营商环境需要所有人共同守护。法院支持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也会依法对获取不正当利益行为进行处理。作为消费者应理性消费、诚实守信,网购时应当根据购物体验实际情况选择恰当退货退款模式,不可通过不合理下单、退货操作或恶意差评干扰商家经营,否则应对商家承担侵权责任。

(来源:武汉市汉南区人民法院)

【编辑:缑曼】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