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融媒5月10日讯 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促进营商环境健康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武汉经开区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健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专利预审、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快速维权服务等工作成效显著,有力护航企业创新发展,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协同保护机制不断健全
建立知识产权职能部门常态化沟通机制,依托武汉(汽车及零部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联通知识产权行政、司法、维权援助、人民调解等保护功能,推动形成协同联动、迅速反应、方便快捷的“一站式”保护,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合力。与武汉都市圈及市内兄弟区签署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5份,区内知识产权行政、司法、检察等职能部门间签署备忘录4份,就联合执法、线索移交、联席会商等工作达成协议。
专利预审业务不断提升
武汉(汽车及零部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运行以来,受理外观设计专利预审申请669件,预审通过622件。今年4月,东风公司提交了13件预审申请,由于东风公司5月要参加北京国际车展,这批申请亟需尽快获得专利授权,武汉(汽车及零部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组织专项研讨小组,对这批案件进行深入分析,最终13件案件均一次授权。
行政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去年以来,武汉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办结商标侵权案件29件,涉案金额30.72万元,罚没款16.03万元,线索移交公安2件。建立技术调查机制,引入3名技术调查官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推进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提速增效。一年内办结专利侵权纠纷案件4件,其中2件入围武汉市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典型案例,最具代表性的是今年3月办理的某在汉央企子公司专利侵权案件,涉及某重大基建项目中的施工工具侵权,涉案金额1650万元,充分保障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司法保护能力不断提升
4月23日下午,经开法院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法庭开庭审理“第一案”,该案系一方因冒用他人营业执照在某网站开设外卖食品店铺引起的纠纷,武汉(汽车及零部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职员及武汉商学院学生约15人到庭观摩学习,将知识产权巡回审判与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有效结合起来。
近两年来,武汉经开区人民法院受理大汉阳片区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065件,审结976件,结案率91.6%。其审理的某蛋糕店侵害商标权纠纷案,对被告符合在先使用的构成要件予以认可,有效维护了商标在先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
专业保护服务不断优化
武汉(汽车及零部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运行以来,办理电商案件847件、诉调对接案件167件、维权援助咨询113件,出具知识产权专家咨询报告书61份,提供展会驻点咨询9场,精准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多元场景。发挥国家级平台资源集聚优势,建设武汉市首家高价值专利培育基地,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开展企业服务36次、知识产权培训6场,指导东风汽车集团、中交二公院等7家企业参评首届中部六省高价值专利大赛并获得二、三等奖。
知识产权金融活力不断释放
2023年全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2.25亿元,同比增长245.69%。通过建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支持各类银行为“白名单”企业提供合理授信额度和续贷便利等增值服务。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去年以来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及政策宣讲75次。今年一季度,武汉经开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1.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2.34%,有效缓解科创企业资金压力,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下一步,武汉经开区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及高水平服务,推动形成鼓励创新、保护成果、打击侵权的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切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加快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提供知识产权坚实支撑。
(通讯员张薇 李启祥)
【编辑:缑曼 审核:张敏 蒋秋雨 黄倩 姚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