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融媒7月18日讯 “现在走过养殖场,看不见露天堆粪了,臭味没有了,再也不用捏着鼻子走了。”近日,武汉牧原种猪育种有限公司负责人向同行谈起养殖场的变化,都会热情地推介他的“治污法宝”。
在东荆街王家寨大队武汉牧原种猪育种有限公司种养循环基地,3000亩水稻、高粱长势良好,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公司负责人说,这都得益于公司利用生猪养殖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施用,变废为宝,实现了种养结合、循环利用。
牧原公司资源化利用采取“粪污收集+沼气+资源化利用”模式,将养殖场的粪污集中收集、通过干湿分离后进入沼气发酵池进行厌氧发酵,在农田需肥和灌溉期间,把沼液与灌溉用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进行水肥一体化施用,固体粪便进行堆肥发酵就近资源化利用。该模式将原本的畜禽粪污转变为富含氮、磷、钾等植物所需养分的有机肥料,施用这种肥料能有效提升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同时减少化肥使用,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
“我们投资了825.93万元,装备先进的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建设标准化的沼气厌氧发酵设施黑膜沼气池、缺氧好氧发酵池、沼液贮存池和干粪堆集发酵区,配套2座20方/h处理量罐体沉淀池和1座MBR工艺设备间。”牧原公司负责人说,公司还流转附近土地2835.04亩种植农作物,同时消纳资源化利用形成的肥料,达到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效果。
很快,牧原公司的成功经验在十里八乡传开来,区内生猪养殖企业负责人也闻讯前来“取经”。目前,全区8个规模化养殖企业全部引入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和技术,装备率达到100%,构建完善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
武汉经开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推广牧原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有效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有力助推“无废城市”建设。
通讯员:周良华
编辑:王晶 缑曼
审核:张敏 杨雪萍 黄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