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抓好“五”个点,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工委经济工作会议传递这些重要信息

©原创 2021-01-20 20:57

车谷融媒1月20日讯  1月19日,武汉经开区工委(汉南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2020年全区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2021年全区经济工作。

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汉南区委书记彭浩主持会议并讲话,工委(区委)副书记刘誓保作工作部署。

汉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林,汉南区政协主席彭绪宁,工委(区委)、区人大、管委会(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同志,经开区法院院长、汉南区法院院长、经开区检察院检察长、汉南区检察院检察长,其他在职区级领导等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2020年是全区极不平凡的一年,挑战前所未有、斗争艰苦卓绝、成效好于预期。

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严格按照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务实进取、勇争一流,坚决打好抗疫、防汛、疫后复苏三大保卫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污染防治、重大风险防范三大攻坚战。

全年经济工作成效明显,呈现六大亮点:主要指标全面回暖,重点企业势头良好,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干部精气神极大提振,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会议强调,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英明决断、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得益于人民至上理念的遵循,得益于坚持发展不放松,得益于坚持把安全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得益于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这些经验和启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发扬光大。

会议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经济复苏还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挑战与机遇并存,稳进并举是主导趋势。从国际环境看,新冠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从新发展格局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为九省通衢、工业重镇的湖北武汉拓展了新的更大发展空间;从中央政策看,中央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的红利必将持续释放;从省、市发展规划看,省委、市委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汽车等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省、市主要领导对武汉经开区提出实施“产城融合”发展、构建“3+N”产业体系等明确要求;从自身发展看,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武汉经开区已经形成独特的发展优势,综合实力强,产业结构优,发展后劲足,创新势头好,一批国家级平台叠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会议强调,做好2021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奋力建设“三个示范区”、打造“四个车谷”,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与此同时,工委(区委)、管委会(区政府)经过慎重研究考虑,设定了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这一目标是贯彻总书记殷殷嘱托、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关键举措,是有效担当省市经济发展主战场龙头作用的实际需要,是倒逼自己抢时间、抢要素、抢项目、抢机遇、追增长的自我加压,是“熨平”经济周期的具体抓手,要正确认识,科学把握、勇毅笃行、行稳致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要求,要聚焦重点任务担当作为、善作善为,扎实推进全年各项工作落实落地,突出抓好“五个点”。

聚焦发力点,精准调度稳增长。

把稳增长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取得“开门红”,充分挖掘企业潜能,紧盯龙头企业增产增效,推动重点项目尽早投产、尽早达产,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抓牢关键点,招商引资促转型。

要加大招商推介力度,吸引更多创新型、补链型、平台型项目落地。围绕“3+N”产业体系,聚力引进“大而强”“新而特”项目。深化改革,推进项目快签约、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

找准突破点,创新发展聚动能。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补强产业链,建设“两化融合”“两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创新人才集聚。

强化支撑点,优化环境见实效。

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十四五”开局起步的重要突破口,提升政务服务环境、法治环境和产融结合发展环境。发扬“店小二”精神,推进“一事联办”“一网通办”。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快“武汉资本岛”建设,做强“南太子湖私募工场”。

做实落脚点,聚合资源惠民生。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健康车谷,打造“12分钟文化体育圈”。加强区域治理现代化,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深入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加快实施“四水共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会议强调,要重点做好“七个提升”工作。加快提升产业能级,努力在构建“3+N”现代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加快提升创新动力,争取在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上取得新成果;加快提升改革活力,着力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取得新优势;加快提升城市品质,努力在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上实现新跨越;加快提升乡村振兴,着力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取得新进步;加快提升民生保障,努力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上取得新成效;加快提升生态环境,努力在实现绿色生态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会议强调,要强化党的领导,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要提高抓经济的政治站位,真抓实干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到经济工作各方面,把省市工作要求落实落地。要夯实责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把抓经济、谋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带头深入一线,敢于动真碰硬,奋力担当实干。要强化能力,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掌握经济工作规律,深化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理解把握。要改进作风,强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整治“庸、懒、散、慢、乱、浮”六种作风顽疾。

各园区、各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区直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区人大、区政协各专(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区级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区发改局、科经局、住建局、商务局、先进制造业园区、商务城、车都集团作交流发言,港口物流园、通航产业园作表态发言。

(记者李正东 摄影汪舒蕾  通讯员刘国发 闫培宁 刘琪琳 余敏)

18

车谷融媒1月20日讯  1月19日,武汉经开区工委(汉南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2020年全区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2021年全区经济工作。

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汉南区委书记彭浩主持会议并讲话,工委(区委)副书记刘誓保作工作部署。

汉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林,汉南区政协主席彭绪宁,工委(区委)、区人大、管委会(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同志,经开区法院院长、汉南区法院院长、经开区检察院检察长、汉南区检察院检察长,其他在职区级领导等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2020年是全区极不平凡的一年,挑战前所未有、斗争艰苦卓绝、成效好于预期。

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严格按照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务实进取、勇争一流,坚决打好抗疫、防汛、疫后复苏三大保卫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污染防治、重大风险防范三大攻坚战。

全年经济工作成效明显,呈现六大亮点:主要指标全面回暖,重点企业势头良好,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干部精气神极大提振,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会议强调,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英明决断、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得益于人民至上理念的遵循,得益于坚持发展不放松,得益于坚持把安全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得益于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这些经验和启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发扬光大。

会议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经济复苏还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挑战与机遇并存,稳进并举是主导趋势。从国际环境看,新冠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从新发展格局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为九省通衢、工业重镇的湖北武汉拓展了新的更大发展空间;从中央政策看,中央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的红利必将持续释放;从省、市发展规划看,省委、市委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汽车等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省、市主要领导对武汉经开区提出实施“产城融合”发展、构建“3+N”产业体系等明确要求;从自身发展看,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武汉经开区已经形成独特的发展优势,综合实力强,产业结构优,发展后劲足,创新势头好,一批国家级平台叠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会议强调,做好2021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奋力建设“三个示范区”、打造“四个车谷”,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与此同时,工委(区委)、管委会(区政府)经过慎重研究考虑,设定了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这一目标是贯彻总书记殷殷嘱托、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关键举措,是有效担当省市经济发展主战场龙头作用的实际需要,是倒逼自己抢时间、抢要素、抢项目、抢机遇、追增长的自我加压,是“熨平”经济周期的具体抓手,要正确认识,科学把握、勇毅笃行、行稳致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要求,要聚焦重点任务担当作为、善作善为,扎实推进全年各项工作落实落地,突出抓好“五个点”。

聚焦发力点,精准调度稳增长。

把稳增长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取得“开门红”,充分挖掘企业潜能,紧盯龙头企业增产增效,推动重点项目尽早投产、尽早达产,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抓牢关键点,招商引资促转型。

要加大招商推介力度,吸引更多创新型、补链型、平台型项目落地。围绕“3+N”产业体系,聚力引进“大而强”“新而特”项目。深化改革,推进项目快签约、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

找准突破点,创新发展聚动能。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补强产业链,建设“两化融合”“两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创新人才集聚。

强化支撑点,优化环境见实效。

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十四五”开局起步的重要突破口,提升政务服务环境、法治环境和产融结合发展环境。发扬“店小二”精神,推进“一事联办”“一网通办”。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快“武汉资本岛”建设,做强“南太子湖私募工场”。

做实落脚点,聚合资源惠民生。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健康车谷,打造“12分钟文化体育圈”。加强区域治理现代化,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深入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加快实施“四水共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会议强调,要重点做好“七个提升”工作。加快提升产业能级,努力在构建“3+N”现代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加快提升创新动力,争取在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上取得新成果;加快提升改革活力,着力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取得新优势;加快提升城市品质,努力在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上实现新跨越;加快提升乡村振兴,着力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取得新进步;加快提升民生保障,努力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上取得新成效;加快提升生态环境,努力在实现绿色生态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会议强调,要强化党的领导,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要提高抓经济的政治站位,真抓实干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到经济工作各方面,把省市工作要求落实落地。要夯实责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把抓经济、谋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带头深入一线,敢于动真碰硬,奋力担当实干。要强化能力,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掌握经济工作规律,深化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理解把握。要改进作风,强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整治“庸、懒、散、慢、乱、浮”六种作风顽疾。

各园区、各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区直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区人大、区政协各专(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区级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区发改局、科经局、住建局、商务局、先进制造业园区、商务城、车都集团作交流发言,港口物流园、通航产业园作表态发言。

(记者李正东 摄影汪舒蕾  通讯员刘国发 闫培宁 刘琪琳 余敏)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