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融媒2月1日讯 2020年,武汉经开区法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以及上级法院要求,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法院服务经济社会大局的重要抓手,取得积极成效。该院全年受理涉企案件14318件,结案13532件,结案率94.51%。有两案获评“全省法院服务复工复产十大典型案例”“武汉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典型案例”,产业经济巡回法庭被市委政法委评为“全市政法战线疫情防控先进集体”。
着力服务复工复产
及时满足龙头企业司法需求。去年3月,根据东风公司需求,7日内网上立案225件,在线送达诉讼资料3000余份,开展电话、视频调解1000余次,促成37案达成调解。去年4月初,与全国17家法院异地联动保全查封财产,迫使债务人主动出面达成和解,为东风财务公司化解3000万元债务危机,受到省市法院领导肯定。为因疫情原因无法提交书面解封申请的当事人通过开具“视频证明”方式顺利完成账户解封,保障企业正常参加招投标。深入东风集团、东风本田、智新科技、武桥重工等企业进行调研,征求企业意见,提供法律建议。
着力深化审判管理
创新管理方式,在全市基层法院首推办案大竞赛,科学设定考核指标,重点考核办案数、办案效率,逐季分析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作为干警晋职晋级、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营造“拼搏赶帮超、力争上游”的工作氛围,法官人均结案626件(不含诉前调),排名全市基层法院第一。全面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采取“放水养鱼”“活封活扣”等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成武汉四建1500万元建设工程系列案和解。
着力推进一站式建设
发挥人民调解平台集成功能,整合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律师调解等社会解纷资源,将7家调解组织、24名调解员纳入特邀调解名册,开展诉前委派调解7808件,推进“诉前保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有序衔接,对166份调解协议予以司法确认,为商事主体节约诉讼成本80余万元。搭建音视频调解室,引入3名驻院调解员,完成音视频调解1636件,让群众不出家门就可解决纠纷。该院产业经济巡回法庭与省律师协会联动,开展诉中委托调解,半个月内化解21件融资租赁合同纠纷,8700余万元债务违约风险转危为安。
着力推进民诉改革
加强程序引导与宣传推广,提高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试点以来,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结案件数由2019年377件上升到2020年944件,平均审理周期为47.25天,同比缩短13.11天。充分发挥简易程序高效解纷的功能作用,适用简易程序审结5089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到78.05%,同比增长24个百分点,简化简易程序庭审流程,完善庭前会议和当庭宣判制度,推行令状式、要素式、表格式等简式裁判文书,民商事案件审理周期同比缩短20.4天。积极推进扩大独任制适用改革试点项目,适用独任制审结案件数为6202件,其中独任制普通程序案件审结数为227件,一审独任制适用率95.12%,排名全市基层法院第一。
着力推进善意文明执行
借鉴民诉改革经验,试点终本案件独任制,推行“135结案”及长期未结案督办计划,执行结案进入良性循环,执行结案率全市法院排名靠前,首执案件结案平均用时55.59天,全市用时最少,在全市法院执行工作调度会上作经验交流。强力推行“一案一帐号”平台应用,规范执行案款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案款发放效率,全年共通过该平台发还案款1460笔,平台使用率全市领先。加强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有效衔接,积极推进“执转破”工作。向市法院移送“执转破”3案,已裁定受理2案。对有还款意愿、存在暂时困难、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依法规范执行的前提下,积极推动达成执行和解,为企业发展赢得缓冲期,帮助武桥重工、东苑医院、某养老院等企业顺利渡过危机。
(通讯员刘庆国)
【编辑:缑曼 审核:张隽 姚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