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融媒4月12日讯 4月10日上午,沌阳街道新民社区与江汉大学4个学院开展“三张清单”共建签约仪式。双方通过“清单化”精准对接需求,以“理论+实践”双向赋能基层治理,进一步推动资源互补共享,打造校社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活动现场,新民社区与江汉大学环境与健康学院、生命与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学院4个学院共同以“三张清单”为基准完成共建签约。通过聚焦社区治理难点与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整合高校学科优势与科研力量,将“需求”与“资源”充分融合,此次签约汇总了5项重点民生诉求、创新了“党建工作、文娱活动、宣教课堂”等3类10项特色服务、拟定了年度重点合作项目,进一步推进社区基层治理扩面提质工作有序开展。
江汉大学环境与健康学院负责人表示,“通过清单化管理,真正实现了需求与资源的精准匹配,达到校社共建‘双向奔赴’。”
此前,锦程公寓小区存在墙面脏乱、绿化不足等问题。为此,江汉大学环康学院将研发的“轻质陶粒生态种植技术”,创新打造“可呼吸、会生长”的立体绿化墙。从最初的一纸计划,到实地调研,再到施工打造,利用陶粒多孔透气的特性,搭配自动化滴灌系统,成功在垂直墙面上种植凌霄花、常春藤等耐旱绿植,形成“四季常青”的“绿水青山生态景观墙”。这是社校共建以来,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民生工程的一次生动实践。
小区居民余大爷感慨:“现在小区外墙爬满绿植,像是穿了件‘绿衣裳’!整个小区都,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据介绍,校社双方以“绿水青山生态墙”项目为支点,构建起“需求共研、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双方建立“专业指导+居民自治”机制,组建由高校园艺专业师生、社区退休党员构成的“绿意管家团”,带动居民参与日常维护。同步将“屋顶微农场”“生态科普角”等创新场景作为下一步衍生项目,不仅让技术扎根基层,更以制度创新推动共建项目从“短期亮点”升级为“长效生态”。
通讯员:王琪
编辑:缑曼
审核:张敏 黄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