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融媒3月10日讯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种子相当于现代农业的“芯片”,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上就需要大力发展民族种业。近日,记者了解到,全国“两会”上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支持武汉开展“中国种都”试点提出建议。
武汉经开农发投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已将生物育种纳入“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省、市现代种业提升规划及政策也相继出台。
武汉汉南“中国种谷”项目锚定种业这一核心标的,以基因科技为切口,以“院士领衔、科研支撑、平台推动、产业孵化”为基本发展路径,建设集研发创新、科技示范、展示交易、产业孵化、科普教育、体验观光为一体的国际种业产业创新高地,打造“农业中国芯”,助力武汉“中国种都”建设。
“亚非农业”是武汉经开区(汉南区)第一家引进到武汉种业小镇的种业企业。
公司副总经理刘传友介绍,这是省内一家龙头种子企业,成立于2006年,在甘蓝、西兰花、胡萝卜等细分领域有着重要地位,国内约6%种植面积的西兰花种子均产自该公司。
据悉,在2017年以前,我国90%的西兰花种子依赖进口,进口种子价格高昂,“按粒卖”。
亚非种业等一批国内企业规模起来以后,价格已经降到之前的一半,开始“按斤卖”,为农民增收降低了成本。目前,湖北西兰花的种植面积已从几万亩扩大到十万亩以上。
2019年,武汉经开区携手碧桂园农业、华大农业在汉南湘口街开工兴建“中国种谷”,其任务是测定高品质农产品的种子基因,保存优质种子,让寻常百姓吃到安全放心的高品质农产品。
“中国种谷”计划搭建种业公共研发中心,为广大种企提供资源材料评价、育种组配设计、田间筛选指导、育种信息管理等全过程服务,帮助企业更快地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按照计划“中国种谷”建成后每年将服务100多个种子类项目。
目前,该项目已被列入国家“三农”补短板项目库、武汉市2020年市级重大项目库,吸引楚为生物、武大天源等10余家品种好、竞争力强的单品头部企业落户见效。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开区正在编制现代种业产业园建设规划,研究制定农业种业项目扶持政策体系,通过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国内外优质种业企业和专业科研机构参与种都建设,力争到2023年,聚集种子企业不少于30家,建成以粮油、蔬菜育种为特色的万亩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带动产值30亿元以上。
(记者李正东 通讯员陈蛟龙 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