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融媒3月19日讯 3月19日记者从武汉经开区城管执法局获悉今年该局将从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强化燃气安全管理、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等八个方面着手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做靓车谷城市“高颜值”提升城市“高品质”
围绕城市管理执法,今年,区城管执法部门将采用科技查违、网上办案等方式,不断优化完善查处违法建设智能监管平台功能,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探头等信息手段,及时锁定违法建设。
将群众投诉、领导批示等各类督办件全部列入督办范围,全程网上督办,网上办案,自动回复,举报查处率达到100%。主动上门做工作,动员自拆,减少矛盾,争取自拆率达到80%以上。
在渣土管理和建筑弃料管理方面,区城管执法部门将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推进渣土车运行轨迹全监管,增加执法力量,严厉打击无资质渣土运输车辆,维护行业秩序,净化行业环境。
鼓励建筑弃料产生单位和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厂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建筑弃料再生利用率,推动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加大对非法运输建筑垃圾和违规改装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执法力度,严禁建筑垃圾乱倾倒的违规行为发生。
区城管执法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还将联合区行政审批局,进一步加强建筑弃料的监管,完善建筑弃料处置核准手续,将建筑弃料审批纳入正规的行政审批手续中。
在占道执法管理方面,区城管局将建设临时疏导性便民市场,在不影响交通环境及居民生活的情况下,择地建设便民市场,引导占道摊点有序集中经营;出台“地摊经济”的管理措施,兼顾民生、交通、城市活力以及市容市貌等多方面。
围绕生活垃圾分类,今年将严格实行各类垃圾分类收集和贮存,落实日常管理制度和管理台账;对收集环节混装混运的,严格追究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责任。
选取条件合适的街道小区进行推广,进一步提高定时定点小区数量,争取形成我区生活垃圾分类所到之处皆是“亮点”的区域特色。
配合区供销社完善可回收物收运收运方式和渠道,将居民积分账户系统纳入区供销社设置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实行网上预约、上门回收,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可回收物回收模式。
在环境卫生方面,将进一步提高精致环卫管理水平,提升机械化作业率,减轻环卫工人作业强度;翻新改造17座公厕;落实环卫工人工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环卫职工薪酬;将环卫作业车辆安装GPS定位设备,通过智能手段科学管理我区环卫保洁工作。
加强市政桥梁等基建项目建设,今年将继续做好全区市政道路的日常维护维修工作,确保市政道路完好率达到90%以上;确保辖区内桥梁安全零事故,各类基础设施基本完好;完成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假日亮化保障工作。
启动智慧桥梁信息化建设,完成一期建设及二期前期工作,并力争启动二期建设,同时与市级平台做好对接并对官莲湖大桥栏杆、路缘石、防撞墙进行油饰见新,美化城市环境。推进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置项目、枫树五路资源回收中心项目和智慧桥梁建设项目。
加强燃气安全管理,今年将继续推进燃气便民服务点普及工作,完善燃气便民服务点设置流程,与区规划、行政审批相关职能部门做好燃气便民服务点布点工作;完成军山两座瓶装气标准化储配站的建设;做好钢瓶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并完善二维码相关信息,逐步实现全区钢瓶检验充装、运输配送、安检宣传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可追溯管理。
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城管部门将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村、街生活垃圾有序管理制度,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活动的开展;结合全区各街生活垃圾治理现状,逐村、逐街督办验收,加大问题排查力度,补齐短板,重点解决清理不彻底、脏乱差反弹等问题,消除卫生死角,确保村湾周边无积存垃圾。
按照“全面铺开、突出重点、培植亮点”,确保全区所有行政村整体村湾环境质量不滑坡,条件成熟的村湾硬件设施提档升级。
有计划地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试点工作,巩固农村村湾生活垃圾分类全区覆盖的目标任务。
(记者彭宇 通讯员肖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