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令而动、迅速到岗、有序分工……在抗击疫情的一线,车谷“志愿者”的身影再度出现,为这座城市贡献温暖和力量。
“责任重大,以至于我都没有感觉到饿。”
8月3日,青年党员陶翰森所居住的沌阳街江大园社区实行管控,他主动前往所在社区参与志愿活动,负责社区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和信息登记等工作。
“由于天热炎热,排队时间长,有的居民情绪比较焦躁,”陶翰森向记者回忆道,“为了减少居民们的不适感,我和社区工作者们将核酸检测点摆在阴凉的地方,为一些年龄较大或行动不方便的人群提供座椅。”当天,一位未带身份证又不记清身份证号码的老人向陶翰森求助,为了不耽误其他居民的时间,陶翰森第一时间找到网格员,回社区办公室查询其家人的联系方式,询问到老人的身份证号,顺利帮助老人完成核酸检测。
到了晚上,刚到家的陶翰森又接到社区网格员的电话,因人员不足,希望他能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录入信息数据。挂了电话,他立即前往社区,直到晚上近十点完成信息录入。这时,陶翰森才想起来自己一整天都没有吃饭,便用一桶泡面缓解饥饿。“因为我觉得自己做的事很有意义,责任也十分重大,以至于都没感觉到饿。”陶翰森笑着说。
“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8月3日上午6点,沌阳街新民社区的居民陆续来到核酸检测点位排队等待,随着太阳出来,气温逐渐升高,有些居民开始急躁,队伍也开始有点乱。看到这种情况,排队中的袁谦、曾守和张泽宣主动找到社区工作人员,申请当志愿者。
随后,三人迅速分工,加入核酸检测现场的服务工作中,与社区工作者一起安抚居民情绪,维持现场秩序,短短一上午,新民社区几乎所有的居民都完成了核酸检测,但他们却无暇喝水、休息,身上的衣服也沁出了盐花。“我是大学生,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年轻能吃苦,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能帮一点是一点。”张泽宣表示。
8月5日,随着小区防控措施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被党员周晓云看在眼里。看到社区发布的志愿者招募消息后,她立刻找到社区报名,“我去年参加过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有需要喊我。”2020年武汉疫情主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默默值守150余小时,帮忙社区购买药品登记、发放物资等的社区志愿者张久也马上回应。短短3个小时时间,志愿者招募后台收到30名志愿者报名登记信息。
8月6日,这些志愿者经过审核、岗前培训已正式上岗,服务于新民小区2号门、双湖林语1号门两个疫情防控的重点岗位。
“这三天,我帮居民跑了近20家药房。”
“家中常用药用完,无处购买!”“重症老人多,急需购药,怎么办?”自8月2日起,沌口街万家湖社区实行管控,因该社区为农村还建型社区,居民老龄化严重,不少老人为买药发愁。为此,在完成第一轮核酸检测任务后,社区党委第一时间拿定居民生活服务保障方案,安排专人解决居民购药需求。
唐娟就是负责药品采购的人员之一,“这三天,我已经帮居民跑了近20次药房。”唐娟手里攥着一张表,上面记录了数十名老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用药需求。这些老人中,年龄最大的超过85岁,基本不会用手机,只能求助于社区。“大部分是常见病的药,但有的还会有些特殊需求,比如是某一家药房的会员,就得上那儿买,更便宜。”唐娟说。
据了解,为保障好居民基本生活,社区还开通服务热线并设立服务微信群,供居民反映问题。24小时值守卡口的志愿者们接到居民求助信息,也会第一时间发送到专门的支援微信群,截至目前,已处理居民诉求50多条。
“身为共产党员,我就应该带头冲在前面!”
“谢谢你们,不然我这治疗就耽误了!”居住在沌口街建华社区的刘大爷拉着下沉干部黄平的手动情地说道。
8月2日沌口街道被划为中风险地区后,建华社区随即实行“只进不出”的管控。但刘大爷有慢性病,需要定期去医院做透析,他向社区网格员反映情况后,社区就安排黄平接送刘大爷到湖北省人民医院透析。
“大爷,您慢点走,手上也要戴好手套,尽量少接触车里的东西。”8月6日一大早,黄平就陪同刘大爷乘坐专门用于疫情防控的网约车前往医院,刘大爷透析结束后,黄平再陪同其一起返回小区。“整个过程点到点运输,上下车时网约车司机都做好消毒工作,避免了途中感染。”黄平介绍。
出现疫情后,黄平第一时间向社区报道,下沉到建华社区负责封控值守、接送转运病人等工作。“身为共产党员,我就应该带头冲在前面。”黄平说。
(采写:记者张隽 通讯员陈润秋 邹波 范思雨 陈影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