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从“中国制造”跨向“中国智造” 长江灯光秀照亮中国车谷创新之路

©原创 2021-09-09 10:12

车谷融媒9月8日讯 高端新能源车、无人驾驶、工业机器人、云计算......今夜,黄鹤楼上的璀璨光影间中国车谷的创新元素尽情绽放。

9月8日晚,“中国车谷产业创新成果推介光影展”在武汉长江两岸启幕,同一时刻,上海、南京、重庆、长沙四城地标同步联动,向全球生动演绎中国车谷从“中国制造”跨向“中国智造”的传奇故事。

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立山,东风公司领导乔阳,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张曙,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市领导张世华、刘子清来到现场,与企业家共同见证中国车谷三十年来乘风破浪、跨越发展的昂扬风采。

应邀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韩国驻武汉总领馆总领事姜承锡,法国驻武汉总领馆商务官员路漫,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武汉代表处首席代表佐伯岳彦,香港特区驻武汉经贸办事处经贸关系主任张兆荣。

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许甫林,市政府秘书长张忠军,江汉大学副校长毛卉,武汉商学院副校长王路群应邀出席活动。

应邀出席活动的还有原湖北省副省长段轮一,区老领导蒋伯雄、黄国强、王远昌、张浩元、刘启雄。

活动现场,刘子清宣布光影展启动,刘子清表示,车谷,在车,更在谷。面向未来,武汉经开区将主动担当作为,扛起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的历史使命,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双智”联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化”协同,培育壮大“四新”经济,努力构建“六个更高”体系,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黄鹤楼启幕秀以点亮经开千年古地图为开端,拉开悠悠沌水的璀璨文明。拓荒生产、机械轰鸣、车轮滚滚等历史场景依次再现,伴着悠扬的音乐,朗诵演员倾情诉说着一代代经开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传奇故事。

转场后,一辆新能源汽车从虚拟智慧工厂中加速驶来,以无人汽车的行驶视角带领观众漫游其中,共同见证经开区从荒坡野岭发展成一座现代新城的壮阔巨变。

随后,1000架无人机闪耀夜空,通过编队飞行依次排列出“中国车谷”“经开新区军山新城”“二次创业再出发”等字样,引来现场阵阵欢呼。

同一时间,高端新能源车、无人驾驶、工业机器人、云计算等车谷科创新元素在两江四岸周边的近千栋楼宇闪过,与千年黄鹤楼遥相呼应,“黄鹤”与“车谷”在“古”与“今”的对话中,从制造走向智造。

岚图是我国汽车央企中首个高端电动品牌,是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实践,填补了武汉汽车产业链中高端电动汽车产品的空白。

“岚图汽车的首款产品岚图FREE登上这次光影展,体现了武汉经开区对企业的关爱。”岚图汽车首席品牌官雷新说,作为东风公司的标杆新能源品牌,岚图汽车将与经开区携手并进,共同谱写“二次创业”新篇章。

▲东风公司第5200万辆汽车暨岚图FREE首台量产车正式下线。

岚图汽车的迅速发展是中国车谷“传奇故事”的缩影。截至目前,中国车谷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31家,“瞪羚企业”33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0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51家,成为省市新兴技术发展主战场。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车谷“热词”,今年7月,中国车谷对外发布了“车谷科创33条”,每年将拿出不少于8亿元的“真金白银”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东风公司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

东风领航项目研制的Robotaxi助推L3级以上高阶自动驾驶车辆区域性规模化商用量产,华为(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中心研发的激光雷达2.0可实现120゜大视野水平FOV、150米远距离探测,武汉理工氢电生产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已应用于近千台燃料电池车和数万台全球知名的燃料电池叉车……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在中国车谷持续涌现。

▲欣欣向荣的经开新区·军山新城,将成为中国车谷高质量发展强劲新引擎。

奋力拼搏“追转超”,“二次创业”再出发。30年前,中国车谷从沌口出发,肩负着中国实现制造业大国的梦想;30年后,中国车谷吹响二次创业“集结号”从军山再出发,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从“中国制造”跨向“中国智造”,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应邀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相关市直部门主要领导、先进模范代表,武汉经开区区级领导、各园区、区直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媒体代表。

(采写:记者郑奇悦孙亚云 摄影李岿 孙晓飞 许清鑫 通讯员胡子阳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2

车谷融媒9月8日讯 高端新能源车、无人驾驶、工业机器人、云计算......今夜,黄鹤楼上的璀璨光影间中国车谷的创新元素尽情绽放。

9月8日晚,“中国车谷产业创新成果推介光影展”在武汉长江两岸启幕,同一时刻,上海、南京、重庆、长沙四城地标同步联动,向全球生动演绎中国车谷从“中国制造”跨向“中国智造”的传奇故事。

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立山,东风公司领导乔阳,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张曙,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市领导张世华、刘子清来到现场,与企业家共同见证中国车谷三十年来乘风破浪、跨越发展的昂扬风采。

应邀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韩国驻武汉总领馆总领事姜承锡,法国驻武汉总领馆商务官员路漫,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武汉代表处首席代表佐伯岳彦,香港特区驻武汉经贸办事处经贸关系主任张兆荣。

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许甫林,市政府秘书长张忠军,江汉大学副校长毛卉,武汉商学院副校长王路群应邀出席活动。

应邀出席活动的还有原湖北省副省长段轮一,区老领导蒋伯雄、黄国强、王远昌、张浩元、刘启雄。

活动现场,刘子清宣布光影展启动,刘子清表示,车谷,在车,更在谷。面向未来,武汉经开区将主动担当作为,扛起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的历史使命,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双智”联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化”协同,培育壮大“四新”经济,努力构建“六个更高”体系,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黄鹤楼启幕秀以点亮经开千年古地图为开端,拉开悠悠沌水的璀璨文明。拓荒生产、机械轰鸣、车轮滚滚等历史场景依次再现,伴着悠扬的音乐,朗诵演员倾情诉说着一代代经开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传奇故事。

转场后,一辆新能源汽车从虚拟智慧工厂中加速驶来,以无人汽车的行驶视角带领观众漫游其中,共同见证经开区从荒坡野岭发展成一座现代新城的壮阔巨变。

随后,1000架无人机闪耀夜空,通过编队飞行依次排列出“中国车谷”“经开新区军山新城”“二次创业再出发”等字样,引来现场阵阵欢呼。

同一时间,高端新能源车、无人驾驶、工业机器人、云计算等车谷科创新元素在两江四岸周边的近千栋楼宇闪过,与千年黄鹤楼遥相呼应,“黄鹤”与“车谷”在“古”与“今”的对话中,从制造走向智造。

岚图是我国汽车央企中首个高端电动品牌,是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实践,填补了武汉汽车产业链中高端电动汽车产品的空白。

“岚图汽车的首款产品岚图FREE登上这次光影展,体现了武汉经开区对企业的关爱。”岚图汽车首席品牌官雷新说,作为东风公司的标杆新能源品牌,岚图汽车将与经开区携手并进,共同谱写“二次创业”新篇章。

▲东风公司第5200万辆汽车暨岚图FREE首台量产车正式下线。

岚图汽车的迅速发展是中国车谷“传奇故事”的缩影。截至目前,中国车谷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31家,“瞪羚企业”33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0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51家,成为省市新兴技术发展主战场。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车谷“热词”,今年7月,中国车谷对外发布了“车谷科创33条”,每年将拿出不少于8亿元的“真金白银”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东风公司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

东风领航项目研制的Robotaxi助推L3级以上高阶自动驾驶车辆区域性规模化商用量产,华为(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中心研发的激光雷达2.0可实现120゜大视野水平FOV、150米远距离探测,武汉理工氢电生产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已应用于近千台燃料电池车和数万台全球知名的燃料电池叉车……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在中国车谷持续涌现。

▲欣欣向荣的经开新区·军山新城,将成为中国车谷高质量发展强劲新引擎。

奋力拼搏“追转超”,“二次创业”再出发。30年前,中国车谷从沌口出发,肩负着中国实现制造业大国的梦想;30年后,中国车谷吹响二次创业“集结号”从军山再出发,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从“中国制造”跨向“中国智造”,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应邀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相关市直部门主要领导、先进模范代表,武汉经开区区级领导、各园区、区直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媒体代表。

(采写:记者郑奇悦孙亚云 摄影李岿 孙晓飞 许清鑫 通讯员胡子阳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