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融媒8月30日讯 “上次参加经开区应急服务站示范站集中验收的时候就让我对这里印象深刻,今天特地召集大家过来‘取经’!”9月9日上午,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四级调研员马建波、许华庆带领江岸、江汉、黄陂、新洲、硚口5个区应急管理局的应急指挥科负责人等20余人到军山街龙湖社区应急服务站进行观摩学习。
装置、功能升级,擦亮家门口的安全底色
走到站点门口,两块醒目的牌子吸引了观摩组一行人的注意,“社区微型消防站+社区应急服务站,这是我们区军山街建设应急服务示范站的特点之一,像龙湖这样的站共有5个……”武汉经开区应急管理局应急科负责人介绍道。
龙湖社区应急服务站副站长王运和以“见证官”的视角为观摩组讲述着龙湖社区从社区微型消防站到社区应急服务站的成长与变化。从2017年开始,武汉经开区试点微型消防站,为每个站点按“6+1+1”模式配备专职消防队伍,即6名消防队员、1名站长、1名文员。到如今全区共建设有42家社区微型消防站,而龙湖社区就是其中之一。
“装置更新了、队伍更强大了、功能更全面了、保障更有力了。”王运和总结道。现在的社区应急服务站配备有九类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和物资,功能作用也扩充为应急处置、宣传教育、演习演练、防灾减灾、隐患排查等多方面。而应急服务站示范站队员也达到了100名,除了社区工作人员、微型消防站队员,还吸纳了下沉社区的党员、具备专业特长的应急志愿者们。
资源、机制联动,下活查险除患宣教一盘棋
新的社区应急服务站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软硬件焕然一新。“这样的速度和效率令人叹服!”观摩组一行人纷纷赞叹道。“有专业班子打底,还有专门的场地,这些优势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经开区应急局应急科负责人总结道。
除了社区微型消防站这一有力基础,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队伍组建工作的靠前开展也为建站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去年以来,经开区应急局邀请第三方公司专家轮流到各个街道开展集中培训,先后开展培训4场次,培训街道、社区相关人员120余人次。
每周三晚开展夜查是全区各社区从军运会以来就实行的一项隐患排查机制。龙湖社区应急服务站队员左承介绍道,服务站建成后,除了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微型消防站队员,夜查活动有更多下沉党员、应急志愿者们加入进来。“大家会分楼栋对五类人员进行上门走访、对居民开展用电用气等安全应急知识宣传,开展电动车违规停放、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整治……”
“目前全区20个社区应急服务站示范站已全部通过验收,另外有38个社区应急服务标准站预计9月底前完成验收工作。”经开区应急局负责人徐枫表示,未来希望依托社区应急服务站这一平台,吸收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应急资源,形成更为广泛、有效的联动机制,聚焦“优质高效便捷”,为居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公共安全服务。
(通讯员付璐)
【编辑:缑曼 审核:黄倩 姚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