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当好汽车产业链“链主”,东风公司“朋友圈”越“链”越大,越“链”越广。
9月26日,东风公司与中国一汽、中国三峡集团、中国信科集团、松山湖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速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领域落棋布子,打造产学研转创新性平台,掌控下一代汽车关键核心技术。
据悉,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东风公司已经“链”起了一个强大的朋友圈。在这个朋友圈里,不仅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中远海运、中国中车、国家电网等“国”字头的央企,还有西门子、腾讯、华为等名头响当当的外企、民营高科技企业,在合作中共同打造数字化工厂,形成车联网合作生态圈,让“智能的车”跑上“智慧的路”。
26日,东风公司、中国一汽、中国三峡集团和武汉经开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出资8亿元,在武汉经开区先进制造业园区设立电池管理科技公司,通过持有并运营换电式车辆的电池资产,打通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价值。
据悉,该项目公司将聚焦电池租赁、运营、大数据分析管理、技术服务和电池梯次利用业务等,赋能电池安全和数据增值,引领换电产业链发展,实现规模化的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未来,通过电池管理和储、充、换电站,构建新能源管理系统,推动建立国家统一的换电标准,成为行业领先的电池管理科技公司。
据透露,该项目未来5年累计总投资规模预计达到100亿元以上,累计营收预计可达40亿元。
今年7月,东风公司、中国中车合作,负责新能源汽车功率转换的“最强大脑”——IGBT功率芯片模块在汉实现量产,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关键动力总成核心资源的“卡脖子”问题。
▲智新半导体IGBT生产线。
26日,东风公司宣布,将在汽车芯片的另一个领域——功能芯片(MCU)上,与中国信科进行合作,做到“自己的碗装自己的粮食”。
根据东风公司与中国信科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央企“链主”担当,聚焦汽车芯片、智能驾驶、通信基础设施、示范运营等4个领域,为智能网联汽车赋能。据悉,东风公司和中国信科将以汽车MCU(功能芯片)为合作重点,共建汽车芯片联合实验室,推进汽车功能芯片在武汉落地布局。
此外,东风公司与松山湖实验室合作创立联合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技术合作及推广工作。联合实验室将先期启动“高强韧轻合金轻量化技术应用研究”“多孔陶瓷无焰燃烧技术应用研究”“磁性功能材料及传感器开发”等研究。
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的掌控,东风公司还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建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打造先进材料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技术工作平台,推动科研成果应用、经营发展和技术进步。联合实验室首批合作项目围绕东风高端电动品牌“岚图”汽车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需求,开展7项课题立项研究,赋能中国自主品牌向上发展。
来源:长江日报
采写:记者李金友 通讯员张玲 孙亚云 摄影李岿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