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车谷容缺审批后跟进监管工作经验全市交流

©原创 2021-10-27 21:04

车谷融媒10月27日讯 10月27日,全市容缺审批后跟进监管专项整治工作现场会在武汉经开区举行。

会议通报了全市相关工作情况,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统筹推进容缺审批工作,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增强市场主体和群众获得感。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张贵达,武汉经开区工委副书记刘誓保出席会议。

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后,张贵达说,武汉经开区推进容缺审批后跟进监管工作卓有成效,持续打造敢于担当的好专班、运转流畅的好制度、审管衔接的好机制和完善可靠的好体系,值得全市学习推广。要加强动员、持续发力,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理顺工作机制,努力提升全市容缺审批后跟进监管工作质量,为企业群众带来更大的获得感。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主动担当,率先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容缺审批后跟进监管工作,纳入全区“放管服”改革、“六项治理”和优化营商环境重要工作。

按照“审管分离”和“人事权责相对集中”的原则,设立工程建设项目“一事联办”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持续建立健全良性审管联动工作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政府部门服务效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金豪泰二期等项目实现了容缺审批承诺开工,项目开工时间大幅提前。

会议指出,推进容缺审批后跟进监管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要高位推进、系统谋划、突出重点,切实加强项目全过程审批与监管。

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作风建设,对标“六项治理”要求自查自纠、立行立改,确保整治全覆盖、无盲区。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畅通信息推送渠道、明确监管介入时间节点、确定监管方式,切实抓好审管衔接,形成“园区—企业—部门”全闭环式、全流程无缝链接式服务体系,切实做到“高效办成一件事”。

要厚植为民情怀,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做实做好政策解读、申报辅导、帮办代办等服务,用公务人员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群众的“幸福指数”。

刘誓保代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对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

刘誓保说,经开区将以本次现场会为契机,对标先进、加强学习,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要立足民生需求,不断创新容缺方式,落实监管职责,提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容缺审批履诺和信用管理,强化缺失项目告知、资料保管与对比和审批逾期提醒提示等工作,促进政府依法审批监管,企业诚信经营、守诺办事,为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贡献经开区力量。

采写:记者郑奇悦 摄影许清鑫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2

车谷融媒10月27日讯 10月27日,全市容缺审批后跟进监管专项整治工作现场会在武汉经开区举行。

会议通报了全市相关工作情况,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统筹推进容缺审批工作,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增强市场主体和群众获得感。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张贵达,武汉经开区工委副书记刘誓保出席会议。

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后,张贵达说,武汉经开区推进容缺审批后跟进监管工作卓有成效,持续打造敢于担当的好专班、运转流畅的好制度、审管衔接的好机制和完善可靠的好体系,值得全市学习推广。要加强动员、持续发力,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理顺工作机制,努力提升全市容缺审批后跟进监管工作质量,为企业群众带来更大的获得感。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主动担当,率先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容缺审批后跟进监管工作,纳入全区“放管服”改革、“六项治理”和优化营商环境重要工作。

按照“审管分离”和“人事权责相对集中”的原则,设立工程建设项目“一事联办”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持续建立健全良性审管联动工作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政府部门服务效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金豪泰二期等项目实现了容缺审批承诺开工,项目开工时间大幅提前。

会议指出,推进容缺审批后跟进监管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要高位推进、系统谋划、突出重点,切实加强项目全过程审批与监管。

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作风建设,对标“六项治理”要求自查自纠、立行立改,确保整治全覆盖、无盲区。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畅通信息推送渠道、明确监管介入时间节点、确定监管方式,切实抓好审管衔接,形成“园区—企业—部门”全闭环式、全流程无缝链接式服务体系,切实做到“高效办成一件事”。

要厚植为民情怀,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做实做好政策解读、申报辅导、帮办代办等服务,用公务人员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群众的“幸福指数”。

刘誓保代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对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

刘誓保说,经开区将以本次现场会为契机,对标先进、加强学习,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要立足民生需求,不断创新容缺方式,落实监管职责,提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容缺审批履诺和信用管理,强化缺失项目告知、资料保管与对比和审批逾期提醒提示等工作,促进政府依法审批监管,企业诚信经营、守诺办事,为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贡献经开区力量。

采写:记者郑奇悦 摄影许清鑫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