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没错,但是眼所看到的并非事物之本,它只是给予你心灵的一个媒介,让心灵去思考本质。
图片来源网络
一绺光拂散了初云,光儿带着春天的微风莅临人间。不知什么时候,我家后院里多了一个麻雀窝,每早都有动听婉转的音乐伴我起床。今早,却只看到两只刚长完毛的雏鸟,但明显,有一只更壮。不难看出,他们要试飞了。
图片来源网络
果不其然,他们迎着风,打开翅膀——风渐变大,壮鸟昂首挺胸,刚长出的羽毛丰满了稚嫩的羽翼,好不威风。而瘦鸟似乎是没了力量,甚至没法在树枝上站稳。
在母雀的催促声中,两小雀双脚轻轻发力,三指向上一蹬,便顺风势悬浮在了空中。风很大,壮鸟只会与风正面对抗,最终砸在地上,折颈而死;而瘦鸟在空中却很柔软,风似乎是他的舞伴,双方靠的很紧,但谁也不碍着谁,却是种互进的关系:小雀让风的姿态更潇洒,风让小雀飞得更高更快。小雀扑棱了两下翅膀,便飞走了。
别人可能看不出什么,“壮鸟好可怜’”瘦鸟真厉害”——无非是这样的话。但如果你去品味,去思考,你才能得到收获:为什么壮鸟会失败?因为他过于自信,从而迷失自我,与大风抗争;而瘦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体格,就会多去动脑,体会、感知风的流动,从而把自己调整为适合这种风的鸟,便能飞翔。
于是,不难得知,去成为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成为过于自信而迷失自我的人。
等经过这一完整的过程,方可知“看见”,不只是用眼扫过,不留印象,而是感知本质,刻在头脑与灵魂之中。这一个过程,“看”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见”,去体悟、理解,才能使思想得到升华,以“看见”窥见人生真谛。
作 者:刘伯旸 武昌实验寄宿学校
指导老师:肖露
【编 辑:缑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