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汽车产业链“量质”双突破 车谷氢能产业集群态势初显

2021-12-04 22:09 长江日报  

“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武汉汽车产业链正在加紧补链、延链、强链。目前,武汉市已拥有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的生产能力,并掌握氢能汽车六大核心技术。”12月3日,在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上,武汉市经信局副局长李林清表示。

武汉汽车零部件产业起步于1992年神龙汽车项目,当时有五六十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跟随神龙公司落户武汉经开区,“当时,这些汽车零部件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主要生产注塑件、冲压件、车灯、橡胶件等。”

▲1991年,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零部件加工区场地平整开工典礼在一片黄土原野的沌口地区举行。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经成为武汉支柱产业。

2020年,武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完成总产值3200亿元,已聚集了东风本田、神龙、东风乘用车、东风云峰、岚图汽车、上汽通用、路特斯、小鹏汽车八大乘用车整车工厂,1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东风本田汽车工厂

李林清表示,在传统燃油车赛道,武汉汽车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车身、底盘、变速箱等汽车核心部件在武汉都建有分中心。凭借这些优势,让武汉跻身全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之一。

近年来,汽车产业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共享化”的趋势发展,武汉市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促进汽车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汽车产业“量、质”突破。

▲东风公司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东风公司已掌控了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和核心资源,兴建了东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已完成电动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三电”系统核心部件的布局。

同时,武汉经开区引进了亿咖通、芯擎科技等优质汽车零部件企业,还引进了全球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头部企业中航锂电。

▲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

“氢能汽车领域,工信部列出的氢能汽车八大核心技术,武汉掌握了其中的六项。目前,武汉氢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氢能汽车产业示范基地。”

武汉经开区已经布局东风、国电投、武汉理工、众宇动力、雄韬氢能等一大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氢能企业,基本形成从质子交换膜、膜电极、氢燃料电池电堆到氢能整车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氢能产业集群态势初显。

例如,在质子交换膜领域,武汉经开区引进了国家电投集团华中氢能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项目,3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即将投产;

在膜电极领域,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是全球第五大膜电极生产企业,该公司开发出的CCM型膜电极,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产品一半出口海外。

此外,在电堆方面,雄韬氢雄和武汉众宇动力的氢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等产品在武汉公交车和客车成功示范应用,效果良好。

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1

“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武汉汽车产业链正在加紧补链、延链、强链。目前,武汉市已拥有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的生产能力,并掌握氢能汽车六大核心技术。”12月3日,在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上,武汉市经信局副局长李林清表示。

武汉汽车零部件产业起步于1992年神龙汽车项目,当时有五六十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跟随神龙公司落户武汉经开区,“当时,这些汽车零部件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主要生产注塑件、冲压件、车灯、橡胶件等。”

▲1991年,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零部件加工区场地平整开工典礼在一片黄土原野的沌口地区举行。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经成为武汉支柱产业。

2020年,武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完成总产值3200亿元,已聚集了东风本田、神龙、东风乘用车、东风云峰、岚图汽车、上汽通用、路特斯、小鹏汽车八大乘用车整车工厂,1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东风本田汽车工厂

李林清表示,在传统燃油车赛道,武汉汽车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车身、底盘、变速箱等汽车核心部件在武汉都建有分中心。凭借这些优势,让武汉跻身全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之一。

近年来,汽车产业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共享化”的趋势发展,武汉市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促进汽车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汽车产业“量、质”突破。

▲东风公司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东风公司已掌控了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和核心资源,兴建了东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已完成电动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三电”系统核心部件的布局。

同时,武汉经开区引进了亿咖通、芯擎科技等优质汽车零部件企业,还引进了全球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头部企业中航锂电。

▲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

“氢能汽车领域,工信部列出的氢能汽车八大核心技术,武汉掌握了其中的六项。目前,武汉氢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氢能汽车产业示范基地。”

武汉经开区已经布局东风、国电投、武汉理工、众宇动力、雄韬氢能等一大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氢能企业,基本形成从质子交换膜、膜电极、氢燃料电池电堆到氢能整车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氢能产业集群态势初显。

例如,在质子交换膜领域,武汉经开区引进了国家电投集团华中氢能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项目,3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即将投产;

在膜电极领域,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是全球第五大膜电极生产企业,该公司开发出的CCM型膜电极,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产品一半出口海外。

此外,在电堆方面,雄韬氢雄和武汉众宇动力的氢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等产品在武汉公交车和客车成功示范应用,效果良好。

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