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升级 车谷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

©原创 2021-12-11 21:23

车谷融媒12月11日讯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通过的《决议》指出,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要求,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实体经济,发展数字经济。

过去五年,武汉经开区攻坚克难、开拓奋进,新型工业化实现质的飞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创新驱动取得显著成效,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以车为基 聚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武汉经开区,因车而建,因车而兴。从“一辆车”到“一座城”,汽车产业已然成长为武汉经济增长的顶梁柱。当前,武汉经开区汽车产业由制造基地向产业集群蜕变,岚图、云峰、路特斯、小鹏等8大车企、12家整车厂和500余家知名零部件企业加速聚集,汽车产业发展地位更加稳固。

作为总部设在武汉经开区的汽车央企,东风公司聚力实施“科技跃迁”行动,旗下岚图汽车已经量产并交付,填补湖北高端新能源汽车空白。被誉为新能源汽车“最强大脑”的IGBT功率半导体模块投产,在东风新能源产业园投产,打破国外垄断。

投资百亿的东风云峰和路特斯汽车项目即将迎来投产,小鹏汽车、中航锂电等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相继落户,新能源汽车“三电”、汽车芯片、智能传感等下一代汽车产业聚集成链,全国最大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测试示范区基本建成。在武汉经开区,下一代汽车发展迅猛。

一产支撑,多产并行。据悉,武汉经开区已成为全国汽车、家电制造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将建设更高能级的“3335”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万亿级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

引金融活水 实体经济发展根基更牢实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由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武汉经开区合作共建的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是中科院在湖北设立的第一家企业法人的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武汉先进院构建科技、产业、服务、金融“四位一体”的微创新体系,重点布局电子信息与新能源领域开展关键性战略材料研发。

目前,武汉先进院与多家企业组建联合创新中心,以研发服务形式助力企业创新,解决企业“卡脖子”难题,2021年签订近亿元合同。先进院主持的黑磷、智能微胶囊、玄武岩纤维、气凝胶等产业化项目得到市场认可。武汉先进院还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去年4月引入三支总规模18亿元的基金落户武汉经开区。

▲车谷资本岛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幅提升,“武汉资本岛”规模不断壮大,集聚各类投资基金133亿元。创新活力充分释放,高新企业数量突破500家,是2016年的2.5倍,企业发明专利授权较2016年增长370%,“独角兽”“瞪羚”“隐形冠军”“小巨人”等创新企业梯队加速形成。

▲“车谷资本岛·产业创新大赛”

瞄准“网云智数端”  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0亿元

由“数字基建”推动传统基础设施向数字基础设施转型,是新时代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武汉工业经济主战场,武汉经开区抢占数字经济“风口”,不断夯实数字经济底座,加速布局数字经济新基建,在武汉率先实现5G信号深度覆盖,建成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多个应用示范场景,“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0亿元。

▲武汉经开人工智能科技园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之基,引来科大讯飞、中国电子、中创为量子等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落户。科大讯飞投资50亿元,建设科大讯飞华中总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华中研究院和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中国电子前来建设全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助力武汉经开区产业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当前,华为、中国电子、京东云、浪潮、科大讯飞、东软睿驰、中创为量子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在武汉经开区纷纷布局,大数据、智能网联汽车、物联网等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加速涌入,车谷数字经济发展按下“快进键”。

未来五年,武汉经开区将以产业为基础,以创新为引领,集聚“万亿项目、千亿企业、百万人口”,构建“333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产业高端、人才汇聚、功能完备、宜居宜业、文化繁荣、生态绿色的武汉城市“副中心”。

来源:记者郑奇悦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3

车谷融媒12月11日讯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通过的《决议》指出,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要求,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实体经济,发展数字经济。

过去五年,武汉经开区攻坚克难、开拓奋进,新型工业化实现质的飞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创新驱动取得显著成效,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以车为基 聚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武汉经开区,因车而建,因车而兴。从“一辆车”到“一座城”,汽车产业已然成长为武汉经济增长的顶梁柱。当前,武汉经开区汽车产业由制造基地向产业集群蜕变,岚图、云峰、路特斯、小鹏等8大车企、12家整车厂和500余家知名零部件企业加速聚集,汽车产业发展地位更加稳固。

作为总部设在武汉经开区的汽车央企,东风公司聚力实施“科技跃迁”行动,旗下岚图汽车已经量产并交付,填补湖北高端新能源汽车空白。被誉为新能源汽车“最强大脑”的IGBT功率半导体模块投产,在东风新能源产业园投产,打破国外垄断。

投资百亿的东风云峰和路特斯汽车项目即将迎来投产,小鹏汽车、中航锂电等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相继落户,新能源汽车“三电”、汽车芯片、智能传感等下一代汽车产业聚集成链,全国最大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测试示范区基本建成。在武汉经开区,下一代汽车发展迅猛。

一产支撑,多产并行。据悉,武汉经开区已成为全国汽车、家电制造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将建设更高能级的“3335”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万亿级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

引金融活水 实体经济发展根基更牢实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由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武汉经开区合作共建的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是中科院在湖北设立的第一家企业法人的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武汉先进院构建科技、产业、服务、金融“四位一体”的微创新体系,重点布局电子信息与新能源领域开展关键性战略材料研发。

目前,武汉先进院与多家企业组建联合创新中心,以研发服务形式助力企业创新,解决企业“卡脖子”难题,2021年签订近亿元合同。先进院主持的黑磷、智能微胶囊、玄武岩纤维、气凝胶等产业化项目得到市场认可。武汉先进院还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去年4月引入三支总规模18亿元的基金落户武汉经开区。

▲车谷资本岛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幅提升,“武汉资本岛”规模不断壮大,集聚各类投资基金133亿元。创新活力充分释放,高新企业数量突破500家,是2016年的2.5倍,企业发明专利授权较2016年增长370%,“独角兽”“瞪羚”“隐形冠军”“小巨人”等创新企业梯队加速形成。

▲“车谷资本岛·产业创新大赛”

瞄准“网云智数端”  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0亿元

由“数字基建”推动传统基础设施向数字基础设施转型,是新时代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武汉工业经济主战场,武汉经开区抢占数字经济“风口”,不断夯实数字经济底座,加速布局数字经济新基建,在武汉率先实现5G信号深度覆盖,建成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多个应用示范场景,“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0亿元。

▲武汉经开人工智能科技园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之基,引来科大讯飞、中国电子、中创为量子等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落户。科大讯飞投资50亿元,建设科大讯飞华中总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华中研究院和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中国电子前来建设全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助力武汉经开区产业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当前,华为、中国电子、京东云、浪潮、科大讯飞、东软睿驰、中创为量子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在武汉经开区纷纷布局,大数据、智能网联汽车、物联网等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加速涌入,车谷数字经济发展按下“快进键”。

未来五年,武汉经开区将以产业为基础,以创新为引领,集聚“万亿项目、千亿企业、百万人口”,构建“333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产业高端、人才汇聚、功能完备、宜居宜业、文化繁荣、生态绿色的武汉城市“副中心”。

来源:记者郑奇悦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