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融媒12月14日讯 路特斯、中创新航等一批百亿级重大项目落户汉南片区变身发展热土,集聚8大车企、12个整车厂和5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国车谷汽车产业集聚度全国最高。
▲东风本田汽车工厂
创新要素加速集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500家,是五年前的2.5倍……
12月14日,汉南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代区长唐超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五年的车谷巨变时说,五年来,我区抢抓发展机遇、加速转型升级、深化产城融合、历经大战大考,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经开汉南融合发展取得新成就
汉南成为产业发展热土
落户路特斯、中创新航等一批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建成地铁16号线、通航机场、周家河泵站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业用电量年均增长超60%、城镇化率提升近22个百分点,探索出了一条“区区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汉南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即将正式通车的地铁16号线,彻底终结汉南不通地铁的历史。
▲“最美观江地铁”轨道交通16号线
中国车谷实力显著增强
综合实力进入国家级经开区前列
截至今年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实际利用外资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生产线上的岚图FREE
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项目65个,集聚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神龙、岚图汽车、东风日产等8大车企、12家整车厂和500余家知名零部件企业,成为全国集聚度最高的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之一。电子电器产业高速增长,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中创新航、羿动电池银行、国电投氢能等百亿级投资项目相继落户,东风新能源销售总部、路特斯科技全球总部等一批总部企业形成集聚,“三电”、汽车芯片、智能网联等领域产业集聚度、竞争力大幅提升;建筑业产值迈入千亿行列,预计实现产值1200亿元。
全面激活转型升级新动力
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500家,是2016年的2.5倍;武汉中科先进院、鼎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创新机构顺利落户,燃料电池、智能芯片等产业“卡脖子”技术实现突破,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武汉中科先进院
2021年,亿咖通成长为区内首个“独角兽”企业,智新半导体车规级IGBT芯片模块量产下线,芯擎科技“龍鹰一号”芯片正式发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0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136.5%;江汉大学精细爆破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我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创新要素加速集聚,“车谷科创33条”等创新政策正式发布,“车谷资本岛”集聚各类投资基金408亿元,引进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等各类高端人才超500名、技能人才2.4万名,吸引大学生就业创业超1.9万人。
▲车谷资本岛
深化改革开放 “中国车谷”知名度、影响力
持续提升 发展动力显著增强
路特斯及中创新航供应链大会、资本大会、中电数字未来峰会、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等招商活动成果丰硕,产业项目签约额突破900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资870亿元,新引进4个10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6个3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30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科大讯飞、中创为量子、中国特飞所无人机产业基地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顺利签约,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外资企业新增注册资本同比增长1倍,利用外资增速居全省前列,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0.1倍,菜鸟国际年交易量超800万单。
▲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
城市功能得到新提升
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到今年底,我区预计累计完成城建投资达1274亿元,纱帽大道、军纱大道、马影河大道、车谷大道、乌金枢纽等重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通车,拉近汉南与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城市“新基建”加快完善,174个5G宏站建设顺利完工,5G信号深度覆盖,建成充电桩1600余个、集中式充电站12个。军山新城启动建设,“春笋”新地标投入使用,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即将完工,“车谷副城”核心区加速形成。
▲加速建设中的左岸大道
强化民生保障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大战大考展现新担当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圆满举办,中国车谷成世界瞩目焦点。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力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成功应对龙卷风灾、重大汛情。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
今年8月,快准狠打赢输入性“德尔塔”疫情疫情歼灭战,8天实现病例“零新增”,以最快速度、最有力举措,在最短时间内将疫情控制解决在最小范围,有效防止了疫情“外溢”,为工地聚集性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经验。
▲同济国际康复医学中心项目效果图
医疗卫生体系更健全,武汉儿童医院西院完成结构封顶,武大重离子医学中心、协和西院二期、120急救中心等19个卫生项目加速推进;“教育强区”建设成果显著,经开一中、汉南一中分别获评市级领航学校、特色学校,体教融合创新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文化体育配套日趋完善,汉南全民健身中心主体工程完工,车谷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心、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等正式启用,汤湖工人文化宫获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城乡居民低保“应保尽保”。
▲武汉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心
政务服务不断完善
行政效能不断加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在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及满意度测评中实现“双夺冠”,累计减税降费超11亿元,普惠性政策兑现资金同比增长22%;新增上市公司2家,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8家;市场主体净增近1万家,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采写:记者郑奇悦 摄影李岿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