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手握百余项专利,众宇动力掌握氢能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

2022-03-10 22:09 中国车谷  

在武汉经开区,搭载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公交车,每天都行驶在路上。

▲众宇研发的车用燃料电池系统

近日,记者走访该公司了解到,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77项,授权106项,其中20项为国际领先的核心专利或专有技术,成为国内少数掌握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据悉,氢气被存储在车顶的储氢罐中。行驶时,氢气在燃料电池中,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

▲燃料电池系统的核心部件——电堆

众宇动力品牌负责人陈通说:“目前氢燃料公交车普遍续航里程在500公里左右,加一次氢只要十几分钟,和燃油公交车差不多,但更绿色、更环保、更高效,氢燃料车消耗的是氢气、排出的是水。”   

从燃油车到氢能车的跨越,可不是简单地从“烧油”变为“烧氢气”,背后是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核心部件、氢气制储运等一系列最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

在燃料电池系统里,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电堆,这是氢气和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场所,就像传统发动机里的汽缸一样。但在11年前,国内并没有足够成熟的研发技术,企业多年依赖进口,成本很高,成为阻碍氢燃料电池商业化的瓶颈之一。

2011年,众宇动力创始人、总经理李骁博士毕业,离开海外知名燃料电池企业回到武汉,和几个朋友一起凑钱,在武汉一间四十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建立了众宇动力。团队在2012年底突破了燃料电池电堆技术,并在性能、寿命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经过10余年的发展,现在的众宇动力已成为行业内的燃料电池专家,走在国内前列。

“无论是电堆核心部件,还是电堆的设计与开发,我们都已掌握了核心技术,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陈通说。

“掌握了技术,氢能之路才仅仅是走了一半。没有应用场景支撑,就没有规模化,难以对付低成本竞争。”陈通说。在攻克燃料电池电堆及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的同时,众宇也在持续推动氢燃料电池产业化,将氢燃料电池应用场景扩大。

▲小型风冷系列电堆

陈通表示,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对氢能越来越重视,相关的政策法规、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中国氢能产业将越来越强,使用氢燃料电池系统的交通工具,如商用车、乘用车、船用等极有可能是下一个实现“弯道超车”的赛道。

“我们将继续进行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核心部件关键技术的攻关,同时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及机构的合作,构建众宇氢能生态圈,共同推进燃料电池产业自主化、市场化、规模化,共享氢能产业发展经验,共谋氢能产业合作蓝图。”陈通说。

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2

在武汉经开区,搭载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公交车,每天都行驶在路上。

▲众宇研发的车用燃料电池系统

近日,记者走访该公司了解到,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77项,授权106项,其中20项为国际领先的核心专利或专有技术,成为国内少数掌握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据悉,氢气被存储在车顶的储氢罐中。行驶时,氢气在燃料电池中,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

▲燃料电池系统的核心部件——电堆

众宇动力品牌负责人陈通说:“目前氢燃料公交车普遍续航里程在500公里左右,加一次氢只要十几分钟,和燃油公交车差不多,但更绿色、更环保、更高效,氢燃料车消耗的是氢气、排出的是水。”   

从燃油车到氢能车的跨越,可不是简单地从“烧油”变为“烧氢气”,背后是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核心部件、氢气制储运等一系列最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

在燃料电池系统里,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电堆,这是氢气和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场所,就像传统发动机里的汽缸一样。但在11年前,国内并没有足够成熟的研发技术,企业多年依赖进口,成本很高,成为阻碍氢燃料电池商业化的瓶颈之一。

2011年,众宇动力创始人、总经理李骁博士毕业,离开海外知名燃料电池企业回到武汉,和几个朋友一起凑钱,在武汉一间四十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建立了众宇动力。团队在2012年底突破了燃料电池电堆技术,并在性能、寿命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经过10余年的发展,现在的众宇动力已成为行业内的燃料电池专家,走在国内前列。

“无论是电堆核心部件,还是电堆的设计与开发,我们都已掌握了核心技术,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陈通说。

“掌握了技术,氢能之路才仅仅是走了一半。没有应用场景支撑,就没有规模化,难以对付低成本竞争。”陈通说。在攻克燃料电池电堆及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的同时,众宇也在持续推动氢燃料电池产业化,将氢燃料电池应用场景扩大。

▲小型风冷系列电堆

陈通表示,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对氢能越来越重视,相关的政策法规、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中国氢能产业将越来越强,使用氢燃料电池系统的交通工具,如商用车、乘用车、船用等极有可能是下一个实现“弯道超车”的赛道。

“我们将继续进行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核心部件关键技术的攻关,同时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及机构的合作,构建众宇氢能生态圈,共同推进燃料电池产业自主化、市场化、规模化,共享氢能产业发展经验,共谋氢能产业合作蓝图。”陈通说。

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