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融媒5月19日讯 5月16日,武汉市汉南区人民法院80后法官李三鹏在汉成功捐献了225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了湖北省第514位、全国第13238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李三鹏,系汉南区人民法院员额法官,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2016年因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优秀被记三等功。自2006年第一次献血开始,16年以来,李三鹏已无偿献血42次。
时隔两年,不改初心,80后法官捐献骨髓兑现诺言
2018年,经常献血的李三鹏在一次献血过程中,通过工作人员介绍了解到中华骨髓库相关情况,当即填写申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志愿者。2019年,他接到来自中华骨髓库的电话,他的血样与一名血液疾病患者的骨髓配型成功,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进行进一步的高分辨检测。在检测结果出来后,却没有进行后续程序,经工作人员联系才得知,患者暂时没有启动捐献程序。带着对陌生患者的担心,李三鹏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两年后,李三鹏再次接到了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他患者已向骨髓库提交申请,希望启动捐献程序。这次,李三鹏依然没有丝毫犹豫地同意了。在完成一系列体检等程序后,今年4月6日,工作人员告知全部检测已经通过。
5月11日,汉南法院工作人员陪同李三鹏来到武汉市第一医院办理住院手续,从12日开始,李三鹏就将连续四天接受动员剂注射,促进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析出至血液,等到16日才进行正式的捐献。整个捐献过程好比一场漫长的抽血,持续数小时。
捐献当天,李三鹏收到了来自受捐小朋友的一封感谢信,以及湖北省红十字会颁发的优秀志愿者奖章、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管理中心颁发的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
心怀大爱,默默奉献,无偿献血16年42次
当得知李三鹏要去为他人捐献造血干细胞时,汉南法院的同事们对他博爱奉献、救助生命的精神既惊讶又敬佩,都感叹做好事不声张也很符合他平时一贯的做事风格。
外表看起来并不算强壮的他,已经参与无偿献血16年42次,并获得了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从2006年11月在大学里流动献血车上的第一次献血开始,他对无偿献血有了更深的了解,“科学献血对身体没有损害,却可以给急需用血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这是一件好事。”李三鹏说,从那时起,他就没再停止献血。
勤勉敬业,默默奉献,为民服务的好法官
2008年,李三鹏考入汉南法院,从事信息维护、审判管理数据、机要等工作,但他并没有将自己的工作局限于简单的审判数据汇总分析,而是开始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3年,在领导和同事的鼓励下,他开始备考司法考试。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利用休息时间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顺利通过了司法考试。
为推进民商事繁简分流工作,汉南法院按照一名法官、一名法官助理和三名书记员的人员配置组建了快审团队,李三鹏作为团队的法官助理,不仅协助法官办案,也帮助新入职的书记员迅速适应岗位,不断成长。快审团队自2021年2月成立以来,共办理买卖合同、民间借贷等案件共计1171件,其中买卖合同纠纷平均审理时间仅46天,全市排名第一。自2021年9月起,李三鹏开始正式承办民商事案件,在仅仅8个月的时间里,审结民商事案件218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99%,当事人服判息诉率达98%以上。
在领导眼中,他是一个办事靠谱,踏踏实实的好青年;在年轻同事的眼中,李三鹏就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乐于助人;在当事人眼中,他也是一个主持公平正义的好法官;在家人眼中,他还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的好丈夫、好爸爸……面对任何人,他永远都笑脸相迎,无论多难缠的当事人,他从来没有发过脾气,总是耐心地释法明理。
“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祖国,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继续将爱心传递,力所能及地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李三鹏在给受捐小朋友的回信中这样写道。
(通讯员王家利 邓斯颖)
【编辑:缑曼 审核:张敏 黄倩 姚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