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融媒7月1日讯 连日来,武汉经开区财政局以实现“互联网+政府采购”为目标,积极推进全流程电子化,有效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6月24日,区财政局会同区行政审批局、机关中心,召开实施我区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系统建设推进会,对系统建设事宜确定了实施方案、完结时间节点,各部门将共同协作配合,逐步实现在线开展采购评审、投诉处理、合同签订、履约验收、信用评价、资金支付等功能,构建现代信息技术重塑政府采购运行新模式。
近年来,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区财政局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多措并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增强其发展信心,切实为中标的中小企业创造健康、高效、低成本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区财政局通过发放宣传册、开展业务培训,送政策、进企业,让中标的中小企业及时知晓。区财政局每周将一周中标企业信息发送至“政采贷”工作群,让各金融机构了解中标中小企业信息,主动对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及时提供金融服务。同时,要求区级预算单位,积极主动地为中小企业开展“政采贷”提供服务和便利;要求采购代理机构在发放中标通知书背面印制“政采贷”业务的操作流程,让企业贷得省心,金融机构放得安心,形成政、企、银联动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区财政局已与9家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我区政府采购合同融资累计3300万元。
为减少涉企保证金,增强中小微企业资金流动性,在继续落实取消投标保证金制度基础上,武汉经开区鼓励采购单位根据项目情况免收或减收履约保证金,允许供应商以保函形式提交履约保证金,降低供应商的资金占用。同时结合本区实际,制发了《区财政局关于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认真落实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对中小企业评审优惠、鼓励大中型企业带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简化办事流程等领域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此外,自2021年起,区财政局连续两年开展了对日常政府采购项目日常抽查,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及时要求各代理机构逐一对照、全面自查、加以改进,保障中小企业供应商利益,采购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
为落实中小企业预留和优惠政策,以结果为导向,区财政局不断强化预算单位主体责任意识,要求采购人制定具体预留采购份额,预留比例不得低于40%,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依托技术赋能,将扶持中小企业政策嵌入到政府采购内网系统,在日常采购项目备案环节,要求采购人采购项目能面向中小企业的必须全面面向中小企业,对于未选择预留的单位需说明合理原因,并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对执行情况进行抽查。截至5月底,备案项目中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项目142个,占总备案项目数比值达91.6%。
(来源:武汉经开区财政局)
【编辑:缑曼 审核:张敏 黄倩 姚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