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刘瑞璐:十四载红色坚守 百事民为重

2020-07-24 10:51

车都融媒7月24日讯 沌口街宁康园社区有一个“刘妈妈”,永远不知道累、24小时在线服务、对待社区居民亲如子女,她就是刘瑞璐,沌口街宁康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刘瑞璐的爱人总笑称:“在她心里,居民永远排第一,我排最后。”

是长辈,也是晚辈

“我是居民的父母,也是他们的女儿。”刘瑞璐总说。社区里有一对老夫妻独子意外死亡,二老几度精神崩溃,得知情况,刘瑞璐常到其家中进行关怀,帮其购买一些日用品,逢年过节都上门探望,有空就陪其唠嗑,二老慢慢走出了悲痛的阴影。一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幸患上白血病,生活困难,刘瑞璐知道后也经常买一些慰问品上门看望,同时一次次地往街道、周边企业跑,为其募捐到80余万元善款。2017年,小朋友申请到了车都阳光慈善基金的资助。经过两年多的治疗,如今这名小朋友已经康复。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获,把每一位居民当作自己的亲人,为他们办好每一件事”是刘瑞璐的信条。刘瑞璐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武汉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武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个人”、“最具爱心慈善志愿者”等。

带出一支娘子军

“班长”首要任务是抓班子带队伍,工作14年来,刘瑞璐带出一支“红色娘子军”队,社区“两委”班子均为70后、80后,90后的女性组成,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宁康娘子军”。

刘瑞璐说:“服务居民要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干,做能满足居民各种需求的‘全科医生’。”

“娘子军”面对千家万户,工作千头万绪,常常加班加点。她总说,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遵守组织制度,服从组织管理,不谋个人私利,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把聪明才智用到为民服务上。“宁康娘子军”在刘瑞璐的带领下有口皆碑,深得居民的信赖:居民远游,会将家门钥匙存放在居委会;居民房屋出租,户主不在武汉会放心地让她带中介去看房;得知住院看病的居民即将出院,她会提前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打扫卫生欢迎居民回家。湖北省“文明社区”、武汉市“文明社区”、武汉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武汉市“平安社区”……这是荣誉是对她们付出的褒奖。

跑出来的服务楼

宁康园社区老年人居多,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仅432平方米,爹爹婆婆们多次跟“刘妈妈”反映希望增加活动场地,能有一个“咵天”的地方。为了实现老人们的心愿,刘瑞璐挖空心思想想办法,提出在原废弃的音乐广场上新建一栋居民服务楼。因土地归属、审批手续复杂等问题,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件不可能办到的事,但刘瑞璐却不这么认为。她说:“在我还跑得动的时候,希望能多为居民办点实实在在的好事,我多跑一小段路,就可以为居民的幸福争取一大步,值!”62岁的老太太,经常挎着一个包,装满各种文件资料和审批材料,往返于区、街各个部门,几次下来,连管委会的保安看到她都会熟络地打招呼“大姐,您今天又来啦!”

一栋楼,从无到有,历经的困难不是一点点,为了搞清楚土地规划的问题,刘瑞璐一遍遍地反复查资料;为了加快推进服务楼项目,经常拉着区、街领导一起利用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研究方案;为了确保每一个小项不遗漏,经常挑灯夜战、反复琢磨;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坚持每天早晚到施工现场巡查。


2018年12月底,跑了1年多的新服务楼终于动工了!刘瑞璐看着施工车辆进进出出,满眼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她用自己已不再年轻有力的双脚,为社区居民跑出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幸福港湾。

“宁康园虽然是老小区,但是我们服务老百姓的心绝不能‘老化’,社区虽然老了,但我们社区干部永远年轻。”刘瑞璐说。14年来,宁康园社区已经成为武汉开发区社区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而刘瑞璐就是这张“名片”的生动注脚。

(实习记者马宁 )


31

车都融媒7月24日讯 沌口街宁康园社区有一个“刘妈妈”,永远不知道累、24小时在线服务、对待社区居民亲如子女,她就是刘瑞璐,沌口街宁康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刘瑞璐的爱人总笑称:“在她心里,居民永远排第一,我排最后。”

是长辈,也是晚辈

“我是居民的父母,也是他们的女儿。”刘瑞璐总说。社区里有一对老夫妻独子意外死亡,二老几度精神崩溃,得知情况,刘瑞璐常到其家中进行关怀,帮其购买一些日用品,逢年过节都上门探望,有空就陪其唠嗑,二老慢慢走出了悲痛的阴影。一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幸患上白血病,生活困难,刘瑞璐知道后也经常买一些慰问品上门看望,同时一次次地往街道、周边企业跑,为其募捐到80余万元善款。2017年,小朋友申请到了车都阳光慈善基金的资助。经过两年多的治疗,如今这名小朋友已经康复。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获,把每一位居民当作自己的亲人,为他们办好每一件事”是刘瑞璐的信条。刘瑞璐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武汉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武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个人”、“最具爱心慈善志愿者”等。

带出一支娘子军

“班长”首要任务是抓班子带队伍,工作14年来,刘瑞璐带出一支“红色娘子军”队,社区“两委”班子均为70后、80后,90后的女性组成,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宁康娘子军”。

刘瑞璐说:“服务居民要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干,做能满足居民各种需求的‘全科医生’。”

“娘子军”面对千家万户,工作千头万绪,常常加班加点。她总说,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遵守组织制度,服从组织管理,不谋个人私利,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把聪明才智用到为民服务上。“宁康娘子军”在刘瑞璐的带领下有口皆碑,深得居民的信赖:居民远游,会将家门钥匙存放在居委会;居民房屋出租,户主不在武汉会放心地让她带中介去看房;得知住院看病的居民即将出院,她会提前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打扫卫生欢迎居民回家。湖北省“文明社区”、武汉市“文明社区”、武汉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武汉市“平安社区”……这是荣誉是对她们付出的褒奖。

跑出来的服务楼

宁康园社区老年人居多,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仅432平方米,爹爹婆婆们多次跟“刘妈妈”反映希望增加活动场地,能有一个“咵天”的地方。为了实现老人们的心愿,刘瑞璐挖空心思想想办法,提出在原废弃的音乐广场上新建一栋居民服务楼。因土地归属、审批手续复杂等问题,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件不可能办到的事,但刘瑞璐却不这么认为。她说:“在我还跑得动的时候,希望能多为居民办点实实在在的好事,我多跑一小段路,就可以为居民的幸福争取一大步,值!”62岁的老太太,经常挎着一个包,装满各种文件资料和审批材料,往返于区、街各个部门,几次下来,连管委会的保安看到她都会熟络地打招呼“大姐,您今天又来啦!”

一栋楼,从无到有,历经的困难不是一点点,为了搞清楚土地规划的问题,刘瑞璐一遍遍地反复查资料;为了加快推进服务楼项目,经常拉着区、街领导一起利用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研究方案;为了确保每一个小项不遗漏,经常挑灯夜战、反复琢磨;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坚持每天早晚到施工现场巡查。


2018年12月底,跑了1年多的新服务楼终于动工了!刘瑞璐看着施工车辆进进出出,满眼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她用自己已不再年轻有力的双脚,为社区居民跑出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幸福港湾。

“宁康园虽然是老小区,但是我们服务老百姓的心绝不能‘老化’,社区虽然老了,但我们社区干部永远年轻。”刘瑞璐说。14年来,宁康园社区已经成为武汉开发区社区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而刘瑞璐就是这张“名片”的生动注脚。

(实习记者马宁 )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