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都融媒7月24日讯 近期,武汉地区汛情形势严峻,在沌口街同德社区有这样一群“防汛突击队”,他们有年过半百的抗洪老手,也有刚下高考考场的高三毕业生,他们化身长江巡堤员,在防汛堤上书写战斗人生。
堤上巡查
60后抗洪党员成巡堤“讲解员”
在沌口街长江堤坝上,值守巡堤、排查汛情、清理路障,其中有两个身影格外卖力,他们是社区党员志愿者曾志农和防汛志愿者赵静。曾参加1998年抗洪的他们,如今再次站在了防汛抢险第一线。
防汛“老把式”讲解防汛要点
“我们巡堤要看堤坝背水面有没有出现渗水状况,如果出现就需要马上报告。此外,我们还要查看水是清是浑,如果较为清澈,那可能是下雨的积水;如果水很浑浊的话,就比较严重了,可能江水已经渗了进来。”曾志农说完,用铁锹铲了一小块土做示范。
今年48岁的曾志农见过1998年小军山的溃口,也见识过4年前安然的长江干堤,时隔多年再上堤,曾志农感慨地说道:“当年抗洪条件艰苦,没有防雨棚就冒着倾盆大雨,在新筑的子堤上吃盒饭,雨水变成菜汤,还很香。现在防汛战场来了,我作为党员必须报名参加。”
大二青年成队友口中的靠谱小伙
在一同值守巡堤的队员眼中,大学尚未毕业的韩超话不多,做事却踏实靠谱。巡堤的路上,韩超总是低着头,一路看一路听防汛“老把式”,如何排查险情、如何打桩固基、如何挖沟导渗……他说:“我多记一点,多熟悉一些,对今后防汛工作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7月17日下午是韩超第一次上堤,刚看完背水坡,韩超来不及休息,又跟着队员检查迎水坡,大堤护坡斜度大,遍布青苔格,韩超只能小心翼翼地走着。下午阳光炙烤着大堤,韩超的额头和手臂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江面和护坡。
00后高考生接力成最年轻的“守堤人”
吕娟是社区防疫志愿者,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儿子李宇轩刚高考完就向社区“预约”上堤。堤上条件艰苦,巡堤又要日晒雨淋,但吕娟肯定地说:“我相信他没问题!”
李宇轩上堤第一天,心里还有些“打鼓”,怕自己做不好,后来在防汛老手的指导下,逐渐掌握防汛要点。在李宇轩看来,参加防汛志愿者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锻炼机会。
巡完堤,脱下志愿者服装,李宇轩又变成那个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小男孩,“我的母亲当时坚持做防疫志愿者,现在轮到我坚守到在防汛一线了!”李宇轩笑着说道。
自汛情发生以来,同德社区共招募防汛志愿者40余人。面对持续升高的水位,志愿者们放弃安逸的生活,主动站在防汛一线,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担当,这支跨越年龄的“突击队”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同年代人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记者姚子怡 通讯员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