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都融媒7月29日讯 “对!先是用胸外心脏按压术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量要偏大,吹气频率为14—16次/分,要坚持较长的时间,不要轻易放弃。”
7月27日下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汉南医院共青团医疗巡回队,冒着炎炎烈日,驱车来到了纱帽街通津村守堤执勤点,为防汛队员宣讲医疗急救知识。
“一、二、三、四,对!”巡回队员万光正在指导着防汛人员学习心肺复苏。作为本次溺水后心肺复苏知识的宣讲人,万光认真解说着技术要点,用仿真人道具做着示范。通津村“守堤人”及村民们聚精会神地看着心肺复苏讲解的每一个细节,不时提出自己存在疑惑的地方,并积极主动举手参与到演练与实践中来。
万光表示:“如遇到队员溺水情况,现场人员对溺水者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一环。”“如果出现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的患者,首先我们需要将其送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补充水和盐分,水中加盐的量可以自己掌控,一般500毫升水加5克盐就可以了。”正在宣讲的陈昌彪用手势表达着5克盐的份量。
陈昌彪表示:“如果是重症中暑的患者,则要及时让其离开高温地并做降温处理。若在野外,可将用水浸湿的衣服覆盖在患者身上并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今天的学习真的太实用了,都是我们守堤急用的知识,万医生和陈医生讲的很细,谢谢你们!”防汛队员杨先生高兴说道。
在宣讲的同时,防汛健康知识宣讲队还组织了医护人员为通津村“守堤”人测量了血压,发放了防暑、止泻、胃药等医疗药品。(记者胡深博 通讯员刘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