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武汉东焊智能装备赋能企业制造焕新

©原创 2022-10-08 12:28

车谷融媒10月8日讯 10月4日国庆节期间,武汉东焊汽车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东焊”)没有“打烊”,生产车间如往常一样繁忙有序,技术人员和操作工厂对照图纸将一个个零部件组装在工业机器人上,同步进行试机调试。

武汉东焊位于武汉经开区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专注于为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设计、制造自动化智能装备。国庆节期间,武汉东焊正在赶工的工业机器人,将安装在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工厂的焊装车间,用于焊接汽车车身。

广州东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华南区域最大的自动化智能装备集成商之一。2014年,广州东焊在武汉经开区投资建设武汉东焊公司,为汽车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设计、制造自动化生产线。

经过8年多的发展,武汉东焊已在汽车装备行业得到广泛认可,被认定为武汉经开区瞪羚企业和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焊接是现代机械制造流程中一种必要工艺方法,广泛应用于生产汽车及3C产品,对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精确性要求极高。在武汉东焊设计部,记者看到,30多名工程设计师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设计、调整机器人的每一个抓取、停放动作。

设计师向记者展示了正在设计的项目——一条焊接自动化生产线上。这条生产线采用数字3D技术建模,和工厂的生产线一模一样,工业机器人在设定的范围内舒展“手臂”,“自己”准确抓取物料、运送,在固定点位完成焊接,然后再运送到下一道工序。

武汉东焊副总经理高志介绍,制造一台乘用车,将冲压件焊接成一台完整的白车身,智能化焊装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只用60秒就能焊接完成一台白车身,焊点有数千个,“不同的部位,由不同的机器人来进行操作,整条产线上可能需要数十台工业机器人,它们之间智能协同”。

位于江夏区的金丰排气管汽配公司排气管生产线,经过武汉东焊升级改造后,每条自动化生产线只需3名操作工人,每人每日可生产151件汽车排气管,效率提升近两倍。

“从接到供应商需求到工艺研讨、3D设计、加工制造、装配调试、交付使用,一套稍复杂的自动化产线需要两年左右时间才能完成。”高志介绍,他们设计的自动化产线精度误差在0.1毫米以内,可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目前,武汉东焊的主要客户包括东风本田、广州丸顺、伟服、万宝井等知名制造业企业,去年实现产值超4500万元。

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近年来,国家、省、市深入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以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线,推动汽车和先进制造、信息通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各类企业技改投入不断扩大,这为武汉东焊带来持续增长的动力。

“我们从创业之初到现在以及未来,都会坚持在这个领域发展。产业数字化大势所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大有可为。我们要以更大的魄力和担当引领行业,形成新实力,谋求新发展。”高志说。

采写:记者李正东 摄影霍昶宇 

           通讯员邹凤明 向才鹏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136

车谷融媒10月8日讯 10月4日国庆节期间,武汉东焊汽车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东焊”)没有“打烊”,生产车间如往常一样繁忙有序,技术人员和操作工厂对照图纸将一个个零部件组装在工业机器人上,同步进行试机调试。

武汉东焊位于武汉经开区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专注于为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设计、制造自动化智能装备。国庆节期间,武汉东焊正在赶工的工业机器人,将安装在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工厂的焊装车间,用于焊接汽车车身。

广州东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华南区域最大的自动化智能装备集成商之一。2014年,广州东焊在武汉经开区投资建设武汉东焊公司,为汽车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设计、制造自动化生产线。

经过8年多的发展,武汉东焊已在汽车装备行业得到广泛认可,被认定为武汉经开区瞪羚企业和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焊接是现代机械制造流程中一种必要工艺方法,广泛应用于生产汽车及3C产品,对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精确性要求极高。在武汉东焊设计部,记者看到,30多名工程设计师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设计、调整机器人的每一个抓取、停放动作。

设计师向记者展示了正在设计的项目——一条焊接自动化生产线上。这条生产线采用数字3D技术建模,和工厂的生产线一模一样,工业机器人在设定的范围内舒展“手臂”,“自己”准确抓取物料、运送,在固定点位完成焊接,然后再运送到下一道工序。

武汉东焊副总经理高志介绍,制造一台乘用车,将冲压件焊接成一台完整的白车身,智能化焊装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只用60秒就能焊接完成一台白车身,焊点有数千个,“不同的部位,由不同的机器人来进行操作,整条产线上可能需要数十台工业机器人,它们之间智能协同”。

位于江夏区的金丰排气管汽配公司排气管生产线,经过武汉东焊升级改造后,每条自动化生产线只需3名操作工人,每人每日可生产151件汽车排气管,效率提升近两倍。

“从接到供应商需求到工艺研讨、3D设计、加工制造、装配调试、交付使用,一套稍复杂的自动化产线需要两年左右时间才能完成。”高志介绍,他们设计的自动化产线精度误差在0.1毫米以内,可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目前,武汉东焊的主要客户包括东风本田、广州丸顺、伟服、万宝井等知名制造业企业,去年实现产值超4500万元。

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近年来,国家、省、市深入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以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线,推动汽车和先进制造、信息通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各类企业技改投入不断扩大,这为武汉东焊带来持续增长的动力。

“我们从创业之初到现在以及未来,都会坚持在这个领域发展。产业数字化大势所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大有可为。我们要以更大的魄力和担当引领行业,形成新实力,谋求新发展。”高志说。

采写:记者李正东 摄影霍昶宇 

           通讯员邹凤明 向才鹏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