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一个动作“秒传”病毒致20多人感染!疾控专家:警惕这个防护细节

2022-10-14 22:44 中国车谷  

据媒体报道,近期多地疫情传播链的流调报告显示,路边相遇,一个细节造成病毒“秒传”人。一名外地市民旅游返回当地后确诊,引发的后续关联感染个案已超过20例。其返回当地后,不佩戴口罩步行至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传染了路过的数名市民,让其携带的变异毒株BF.7在当地社会面造成传播重大风险。

“感染者有一个共同点:未戴好口罩,进而导致交叉感染。”东西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陶志阳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阳性感染者随地吐痰的行为会形成气溶胶传播风险,若此时距离较近的市民未规范佩戴口罩,鼻子裸露在外面,气溶胶极易乘虚而入,被吸入呼吸道,从而造成病毒传播。

陶志阳强调,本轮疫情毒株传播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感染后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很容易在人群中造成隐匿性传播。戴口罩是性价比最高、最简单的个人防护措施,不仅可以防治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大大减少被感染的风险,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减少交叉感染。

陶志阳指出,正确佩戴口罩要注意6个要点:

1.选择佩戴符合国家标准、型号,具有防护功能的口罩;     

2.确保佩戴口罩后能贴合面部,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   

3.戴上口罩后,不要随意触摸口罩外层,也不要揉眼镜、摸面部等部位;      

4.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佩戴累计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      

5.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

6.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

此外,陶志阳提醒市民朋友要继续强化第一健康责任人意识,居家时加强通风换气,做好清洁消毒,注意个人卫生,有症状时及时就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手卫生,触摸了公共部位后,及时进行局部消杀;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参加聚会、聚餐等活动。

长图策划|马梦娅  整理/设计|胡欣

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记者江梦晴 通讯员陈智勇)

【编辑:缑曼】

153

据媒体报道,近期多地疫情传播链的流调报告显示,路边相遇,一个细节造成病毒“秒传”人。一名外地市民旅游返回当地后确诊,引发的后续关联感染个案已超过20例。其返回当地后,不佩戴口罩步行至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传染了路过的数名市民,让其携带的变异毒株BF.7在当地社会面造成传播重大风险。

“感染者有一个共同点:未戴好口罩,进而导致交叉感染。”东西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陶志阳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阳性感染者随地吐痰的行为会形成气溶胶传播风险,若此时距离较近的市民未规范佩戴口罩,鼻子裸露在外面,气溶胶极易乘虚而入,被吸入呼吸道,从而造成病毒传播。

陶志阳强调,本轮疫情毒株传播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感染后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很容易在人群中造成隐匿性传播。戴口罩是性价比最高、最简单的个人防护措施,不仅可以防治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大大减少被感染的风险,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减少交叉感染。

陶志阳指出,正确佩戴口罩要注意6个要点:

1.选择佩戴符合国家标准、型号,具有防护功能的口罩;     

2.确保佩戴口罩后能贴合面部,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   

3.戴上口罩后,不要随意触摸口罩外层,也不要揉眼镜、摸面部等部位;      

4.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佩戴累计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      

5.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

6.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

此外,陶志阳提醒市民朋友要继续强化第一健康责任人意识,居家时加强通风换气,做好清洁消毒,注意个人卫生,有症状时及时就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手卫生,触摸了公共部位后,及时进行局部消杀;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参加聚会、聚餐等活动。

长图策划|马梦娅  整理/设计|胡欣

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记者江梦晴 通讯员陈智勇)

【编辑:缑曼】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