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融媒10月21日讯 未成年人小何(化名)因年少无知,偶然间打开了命运的“魔盒”,被卷入一场网络犯罪活动。武汉经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及时伸出援手,帮助曾经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并考上大学,走上人生正轨。
小何的故事基于武汉经开区人民检察院“丽心工作室”检察官办理的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
近年来,部分青少年缺乏法治意识,加上受利益蛊惑,将银行卡、电话卡等出售给他人赚取“零用钱”,但这样的行为可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
检察官秉承“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通过社会调查、心理疏导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了六个月的个性化考察帮教,决定对其不起诉。
每一个走上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就像一个“折翼的天使”,与惩罚相比,他们更需要教育和挽救。2016年,武汉经开区人民检察院创建以检察官王丽的名字命名的“丽心工作室”。创建以来,该工作室严格落实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特殊制度,坚持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坚持精细化帮教,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
与此同时,武汉经开区人民检察院还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
2017年,武汉经开区人民检察院与江汉大学合作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探索完善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机制与帮教方案,由江汉大学指派高级心理咨询师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帮扶教育、心理疏导、人生规划和再犯预防,为失足未成年人搭建回归社会平台。
近年来,双方合作不断深化,共同建立“心港湾”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心灵伙伴计划及文化浸润项目,由江汉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生与涉案未成年人“结对子”,进行心理测评与心理疏导,帮助涉案未成年人早日步入社会正轨。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会被纳入该观护基地,接受六个月到一年不等的考察帮教,在考察合格后,检察官将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帮助未成年人回归社会。经过考察帮教后的未成年人或成功步入大学,或顺利就业,实现良好发展。
(记者李正东 通讯员吴晓梦)
【编辑:缑曼 审核:张敏 黄倩 姚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