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都融媒8月5日 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开窗多通风、注意常消毒…… 疫情发生以来,这些行为成为车都市民耳熟能详的“防疫守则”。很多市民表示,疫情结束后仍会继续保持这些习惯。
8月4日,记者走访我区车站、商场、餐馆及超市等公共场所,发现在商场入口处及写字楼电梯内,免洗式手部消毒剂也成为后疫情时代的特殊标配,人员易聚集场所也标有“一米线”。
黄色安全线 提醒乘客保持距离
每天早晨7点至10点是轨道交通出行高峰时间。8月4日早晨9:30,记者在轨道交通3号线售票处看到,地面标识的黄色“一米线”格外显眼,乘客买票后自觉离开,后面乘客们沿着黄色“一米线”有序前行。
“我觉得‘一米线’非常有意义,既保持了安全距离,同时也养成大家排队购票的好习惯。”市民张女士说。
重点场所 洗手消毒必不可少
上午10点左右,记者在某餐饮店看到,当顾客保持安全距离点餐后,均会使用放置在台面的免洗洗手液。
该店店员说:“虽然我们会为顾客提供一次性手套,但大家还是会在餐前洗手,我们在卫生间也配备洗手液,供顾客使用。”
记者随后来到某商圈入口处看到,入口处除了配备一台大型的测温仪器以外,旁边还备有免洗酒精消毒液,不少顾客在测完体温之后,随手按一下旁边的免洗酒精。
“以前我没有使用酒精消毒洗手的习惯,现在我喜欢随身携带一瓶消毒酒精,在用餐前都会洗手,用餐时大家也习惯用公筷。”肖女士说。
戴口罩不扎堆 自我防护意识强
习惯需要培养,养成好习惯不容易。多位受访者表示,戴口罩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好习惯,要继续保持下去。
记者来到某大型超市看到,市民正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在超市内挑选商品,在超市入口处有明显标识提醒顾客佩戴口罩,在超市收银处,顾客也都按“一米线”安全距离结账。
商场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绝大部分顾客都会佩戴口罩来购物,佩戴口罩已成为市民一种生活习惯,如有顾客出现口罩意外脱落或遗忘的情况,我们也会发放一只口罩。”
(记者胡深博 姚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