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融媒12月15日讯 “在病人、他人出现安危时,他都会冲上去,他忘记了自己的安危。”12月14日,曾与周勇长期共事的武汉经开区东荆街卫生院副院长刘飞回忆起与周勇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充满伤感,扼腕叹惜。
周勇,1974年生人,出生、成长于武汉经开区东荆街东城垸农场。他人如其名,1993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基层医生,行走于田间街头,为街坊乡亲送医送药。今年9月,周勇调任纱帽街卫生院院长。12月5日,因拦阻失控的电动三轮车冲向人群,周勇头部撞到人行道的台阶上,当场昏迷。12月10日,虽经汉阳医院全力抢救,但因伤势过重,周勇牺牲,英年48岁。
“当时大家都在过马路,如果电动车冲向人群,后果不堪设想。”市民张大松作为当天现场的目击者,谈起当天惊心动魄的一幕,仍然心有余悸。
张大松回忆,当天正值早高峰时段,他在上班途中路过十字路口时,身边由车主推行的三轮车突然失控,三轮车的前方就是正等待过马路的人群。紧急关头,只见一名中年男子伸出手来拉住三轮车,最终,电动车改变了方向,人群安然无恙,可是三轮车的惯性,将那名中年男子重重地带倒在了路边,鲜血流了一地。现场执勤的交警赶忙拨打120急救电话,随后,在交警和市民的帮助下,受伤男子被送上120急救车。
“在周院长近30年的从医生涯中,他的足迹遍布东荆街的乡间街头。”刘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周勇在东荆街卫生院工作期间,曾是东荆街家庭医生服务队的队长,始终冲在乡村医疗工作第一线。他不懈钻研医术,结合东荆街当地人口特点,掌握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让众多乡亲、街坊摆脱病痛。
▲2020年7月,周勇(右一)在东荆街东荆河堤段开展巡诊工作
“您好,您找谁?”“周医生在吗?上次他来我家上门随诊,留他吃饭没留住,这是自家菜园种的菜,是拿给周医生的。”群众送菜上门,对于扎根乡村几十年的周勇已是日常。
“周勇医生对我们这些病患就像亲人一样。”家住东荆街的肖友娣2011年被查出肾病,需要长期用药,自那时起,就与周勇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们附近的人跟周医生都熟,尤其是我们这些患慢性病的,周医生看到人就能准确说出病情。”肖友娣回忆,自她患病以后,周勇医生就经常上门,就是在街上碰到了,也会主动询问病情,叮嘱按时用药,就跟亲人一样关心着我们。
听说周勇出事,肖友娣忍不住伤心:“太可惜了,他还那么年轻,他是那么好的一个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周勇冲在一线,带领全院医护投身大考,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据周勇母亲回忆,2020年至今,周勇经常通宵达旦的工作,有的时候母亲在家准备好饭菜,他刚吃两口,来了电话,抓起衣服就出了门。有的时候,他忙完工作,回到家里坐在沙发上就能睡着。
▲周勇(右一)检查、指导黄家墩大队卫生室疫情防控工作
在周勇的带领下,东荆街卫生院党支部获得了2020年武汉经开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抗疫,是大家一起并肩战斗。”在市级、区级抗疫先进个人表彰中,他把多项个人荣誉让给了医护人员,自己没留一个。
今年9月,周勇调任武汉经开区纱帽街卫生院院长。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他还是像在东荆街卫生院工作时一样,坚持带领同事们奋战在第一线。
刘飞回忆,今年9月以来,由于疫情反复,周勇经常到半夜还在忙碌,他就曾多次凌晨在纱帽街头碰到了还在追踪阳性患者的周勇。
武汉经开区卫健局医政医管负责人蒋圣早回忆说,周勇话不太多,但接到任务时,从来不讨价还价。“办法总比困难多,往前冲呀。”这是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据了解,周勇伤重送医后,区卫健局紧急协调多方医疗资源,请协和医院本部多学科教授会诊。但是,周勇伤势过重,永远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医疗卫生事业,离开了他挚爱的亲人和同事。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回忆周勇这位好领导、好同事,刘飞不胜嘘唏:“医者仁心,勇者无畏。没想到周院长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实现了从医之初许下的誓言!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采写:记者金晨 通讯员张越 任作为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