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分类施策精准治污 马影河重现碧水泛微波

2023-02-21 10:00 中国车谷  

2月19日,夕阳西下,武汉经开区白马桥下马影河闪着金光。一位红衣女士划着桨板打破水面平静,荡起涟漪。

“越来越多的人到河边玩水,我们群里有了300多人哩!”岸边,58岁的王大姐告诉记者,这两年马影河水质有了较大改善,河边兴起了游泳、皮划艇、桨板等运动。喜爱水上运动的居民建起微信群,定期组织活动。

马影河位于下东城垸片区,干流长度约25公里。曾为劣五类水质,经过整治稳定为四类水质。

▲马影河治理后航拍图

脚步丈量,揪出280个排污口

马影河项目是中交二航局王永峰项目经理团队接手的第一个流域治理项目。

▲马影河治理后航拍图

此前,该团队有过不少湖泊治理经验,第一次接手流域治理,大家还是有点迷茫。

湖泊水面相对静止,排污口更容易确定;而河水因为流动、线路长,排污口容易遗漏。

“拿到设计方案时,里面标注了227个排污口。”中交二航局马影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张会军介绍,进场后,团队发现沿河岸边杂草丛生,有些排污口容易被隐蔽。团队又沿着河流多次从头到尾寻找,一共揪出280个排污口,并一一编号。

在马影河项目部二楼会议室,记者看到墙面挂着一幅巨大的马影河流域治理示意图。图上,280个排污口一一在列。

“找到外源污染,揪出排污口只是第一步,分类精准施策才是更重要的。”中交二航局马影河项目部总工程师张军说,这些排污口有的是居民用水的管网混错接造成,有的是因为企业污水直排造成。

“混错接需要技术攻坚;而污水直排,则更需要多方合力。”张军说,得益于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施工方才没有耗费太多精力。“基本上我们发现、上报问题,很快就能得到响应。”

据介绍,早在2018年5月,武汉市政协副主席、马影河市级河长干小明召开马影河污染治理誓师大会,市、区、街三级河长签订污染治理责任书,并要求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目标、综合整治,疏堵结合、严格执法,建章立制、形成长效,安全治理、形成长效,坚决摘掉“劣五类”的帽子。为此,武汉市政协、团市委、市河长制工作办公室、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汉南区政协等单位联合深入推进马影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去年,武汉市政协开展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民主监督,将马影河综合治理纳入到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治理民主监督范围。

张军说,梳理排污口,发现41号出水尤其浑浊。团队沿水流方向,在几百米开外发现了一个厂房。

团队成员拍下图片发给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第二天,区水务局、区环保局就带队到企业进行执法,对排污口进行了关停。

水下机器人游走管网,攻坚老大难

280个排污口中,最难攻坚的,当属53号。这里也是参与共同治理的单位负责人每次调研必到之点。

张军坦言,这曾让他压力山大。“53号排污口,因生活用水管网混错接造成。问题解决不了,会影响整个纱帽城区的环境。”

诺大的管网在哪里混错接?如何找到具体点位?

团队起初试着用笨办法,一个个揭盖子看,但很难精准找到症结。

一次业务交流过程中,张军了解到合作伙伴可以派水下机器人下管网游走,从内部寻找混错接的点位。

▲水下机器人准备作业

张军团队迅速请来水下机器人助力。“它就像一个小玩具车,4个轮子上背一个摄像头。放进管网,工作人员在外面可遥控它的轨迹,并清楚看到管网内部结构。”

“揪出最远的一处混错,机器人接游了800多米才找到。”张军说,这些水下机器人在53号排污口周围游了一周,一共找出20多处混错接。团队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区水务局,一周之内,问题全部得以解决。

随着难点各个击破,排污口逐渐全部“销号”。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8

2月19日,夕阳西下,武汉经开区白马桥下马影河闪着金光。一位红衣女士划着桨板打破水面平静,荡起涟漪。

“越来越多的人到河边玩水,我们群里有了300多人哩!”岸边,58岁的王大姐告诉记者,这两年马影河水质有了较大改善,河边兴起了游泳、皮划艇、桨板等运动。喜爱水上运动的居民建起微信群,定期组织活动。

马影河位于下东城垸片区,干流长度约25公里。曾为劣五类水质,经过整治稳定为四类水质。

▲马影河治理后航拍图

脚步丈量,揪出280个排污口

马影河项目是中交二航局王永峰项目经理团队接手的第一个流域治理项目。

▲马影河治理后航拍图

此前,该团队有过不少湖泊治理经验,第一次接手流域治理,大家还是有点迷茫。

湖泊水面相对静止,排污口更容易确定;而河水因为流动、线路长,排污口容易遗漏。

“拿到设计方案时,里面标注了227个排污口。”中交二航局马影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张会军介绍,进场后,团队发现沿河岸边杂草丛生,有些排污口容易被隐蔽。团队又沿着河流多次从头到尾寻找,一共揪出280个排污口,并一一编号。

在马影河项目部二楼会议室,记者看到墙面挂着一幅巨大的马影河流域治理示意图。图上,280个排污口一一在列。

“找到外源污染,揪出排污口只是第一步,分类精准施策才是更重要的。”中交二航局马影河项目部总工程师张军说,这些排污口有的是居民用水的管网混错接造成,有的是因为企业污水直排造成。

“混错接需要技术攻坚;而污水直排,则更需要多方合力。”张军说,得益于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施工方才没有耗费太多精力。“基本上我们发现、上报问题,很快就能得到响应。”

据介绍,早在2018年5月,武汉市政协副主席、马影河市级河长干小明召开马影河污染治理誓师大会,市、区、街三级河长签订污染治理责任书,并要求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目标、综合整治,疏堵结合、严格执法,建章立制、形成长效,安全治理、形成长效,坚决摘掉“劣五类”的帽子。为此,武汉市政协、团市委、市河长制工作办公室、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汉南区政协等单位联合深入推进马影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去年,武汉市政协开展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民主监督,将马影河综合治理纳入到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治理民主监督范围。

张军说,梳理排污口,发现41号出水尤其浑浊。团队沿水流方向,在几百米开外发现了一个厂房。

团队成员拍下图片发给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第二天,区水务局、区环保局就带队到企业进行执法,对排污口进行了关停。

水下机器人游走管网,攻坚老大难

280个排污口中,最难攻坚的,当属53号。这里也是参与共同治理的单位负责人每次调研必到之点。

张军坦言,这曾让他压力山大。“53号排污口,因生活用水管网混错接造成。问题解决不了,会影响整个纱帽城区的环境。”

诺大的管网在哪里混错接?如何找到具体点位?

团队起初试着用笨办法,一个个揭盖子看,但很难精准找到症结。

一次业务交流过程中,张军了解到合作伙伴可以派水下机器人下管网游走,从内部寻找混错接的点位。

▲水下机器人准备作业

张军团队迅速请来水下机器人助力。“它就像一个小玩具车,4个轮子上背一个摄像头。放进管网,工作人员在外面可遥控它的轨迹,并清楚看到管网内部结构。”

“揪出最远的一处混错,机器人接游了800多米才找到。”张军说,这些水下机器人在53号排污口周围游了一周,一共找出20多处混错接。团队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区水务局,一周之内,问题全部得以解决。

随着难点各个击破,排污口逐渐全部“销号”。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缑曼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