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融媒3月8日讯 走进沌口街宁康园社区,处处可见一群“红马甲”忙碌的身影,清扫路面、修理公共物品、走访慰问独居老人、协助维护社区交通秩序……一件件打动人心的小事背后,是宁康园社区以“宁康驿站”为载体,以“志愿者之家”为阵地,用“党建红”汇聚“志愿红”,凝聚出温暖人心的“红色力量”。
“一盏灯”:一年四季都在做好事的“党徽爷爷”
陈细久爷爷,每天都戴着党徽,是一位“一生都在做好事的老党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党徽爷爷”。
以前,社区路面的井盖不牢固,车辆一驶过就发出刺耳的“咣当”声。细心的陈爷爷将这件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己买了香烟找到自行车修理店,问修车师傅“求”来旧轮胎,再修剪好,垫在井盖周围,这样“咣当”声音便消除了。这个“不起眼”的好事,这位老人不动声色一干就是十几年。
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小区里路面脏了,他便拿起扫帚开始清扫路面;谁家下水道堵了,他操着棍子帮忙掏通;楼上楼下孩子放学没有人照顾,他便当起了“保姆”;邻居快递到了家里没人,他又化身快递保管员帮忙收取快递……
心里有爱的人,眼里自然有光,自然而然感染者身边的人。
“最美志愿者”在宁康园社区不断涌现,爱管闲事的“退休书记”张汉香、“瘦小不瘦小”姐姐韦春蕾、“泥人师傅”张国富、“书法老师”胡汉文……“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在宁康园社区蔚然成风。
“满天星”:党员带动群众、家人带动家人
一直以来,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将退休老党员、下沉党员、爱心志愿者等组织起来,引领部分社区居民开展志愿者活动,组建了“帮帮龙志愿队”“银发志愿服务队”等多支志愿服务队,开展困难帮扶、义务巡逻、美化家园等服务。志愿服务队的点滴行为,赢得了居民的认可和尊重,也带动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的志愿服务。
党员带动群众、家人带动家人,志愿服务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壮大,汇聚起共建力量。其中,社区里学识渊博的教授、专业的律师、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管、法律知识扎实的原法院法官,主动联系社区,想要成立一个“金牌调解队”。“自己之前一直是接受服务,现在我也想站出来,运用自己的专长帮助到大家。”金牌调解队的队长说道。
金牌调解队将“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化解在社区内,成为了答居民之困、解居民之难的可靠团队。自2018年成立以来,金牌调解队通过深入基层民众,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共计为居民调解纠纷200余起,2021年被评为武汉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想要将社区志愿服务做得更好,不仅仅需要居民的努力,更需要社区和居民的“双向奔赴”。对此,社区打造了“党组织+共建单位+志愿者”服务模式,探索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通过“积分激励+物质鼓励”,引导更多群众参与社区治理。
微光成炬,志愿前行。一个志愿者是一盏温暖的灯,无数个志愿者便汇聚成漫天繁星,照亮宁康园社区,温暖人心。
(通讯员王亚琼 余雅君)
【编辑:缑曼 审核:张敏 黄倩 姚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