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聪明车”驶上“智慧路”!武汉经开区跑出“武汉模式”

2020-10-29 15:21 长江日报-长江网  

10月27日,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论坛在“中国车谷”举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做主题演讲时说,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升级,城市建设向智能化、智慧化迭代演进。

▲10月27日,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论坛暨联盟年度会议在“中国车谷”举行。

武汉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打造了一个开放、协同的科研、创新平台,引进全产业链的“领头羊”,协力探索在智能化时代让“聪明的车”跑上“智慧的路”的发展路径,“有望把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武汉实践’打造为‘武汉模式’”。

▲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内测试的自动驾驶车型众多。

据悉,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目前有两条发展路径,一是以谷歌为代表的单车智能和自动驾驶模式,二是我国“聪明的车+智慧的路”的车路协同模式。

▲位于武汉经开区智慧生态城的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

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陈山枝认为,车路协同发展模式将以5G+北斗为底层技术,架构支撑起我国汽车产业和交通行业智能化变革。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论坛举办之时,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正在加速扩容,二期建设工地一派繁忙景象,上千名建设者加班加点,将新增第二批78公里,5G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

▲5G通信网络覆盖整个武汉示范区。

今年内,基于5G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将突破100公里,成为全国最大的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届时,“中国车谷”将拥有104种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成为应用场景最丰富的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测试和运营示范区。

▲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智能化道路系统。

武汉汽车产业集中,科研院校众多,具有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天然禀赋,是发展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创新源地和产业高地。

“更重要的是,武汉以包容、开放的理念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建设,为国内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整车制造、研发企业搭建了一个超大的开发和应用平台。”

张永伟介绍,截至今年9月,全国已有智能网联示范区27个,“武汉以开放融合的发展理念和创新模式,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正吸引全球企业和人才纷至沓来。”

▲ 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示范测试区指挥调度中心。

据悉,位于武汉经开区智慧生态城的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成立一年多来,一期已建成并投入运营28公里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开放测试道路,发放了全球首批自动驾驶商业运营牌照。年内将建成106公里的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实现多种自动驾驶应用。

▲2018年7月,40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考察东风技术中心和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

据介绍,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基地秉承“开源共建、开放创新、融合发展”的建设理念,在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由26名院士专家组成的示范区建设运营咨询委员会,推动试点示范、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标准研发。

在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内,东风集团、中国航天、中国移动、华为、百度、大唐高鸿、海梁科技、深兰科技、威马汽车等20余家头部企业,共同参与并支持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以共建、共享、共治的模式,赋能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应用和创新。

▲2020年10月27日,刘经南院士工作站及13个联合创新实验室在武汉经开区成立并启动。

此次大会上,刘经南院士工作站及13个联合创新实验室的成立和启动,标志着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立起科研体系,将从高精度地图、车联网、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模型的搭建及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标准等开展科技攻关、推进研发成果产业化,这是对“开放创新”的最佳诠释。

▲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指挥调度中心融合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构建一个数字孪生智慧城区。

据悉,在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内,众多头部企业共同建设开放的车路协同体系,将实现车路协同与城市交通运营、公共交通、自动驾驶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的融合,促进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探索可实现的城市级智能化解决方案。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是全国最大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

“我们将与主流设备供应商共同制定车路协同应用层数据交换标准,城市的智能道路和车辆能够兼容各家供应商的设备;

我们将与交管机构共同制定智能道路建设标准,包括智能道路的感知、通信和安全规范,使城市智能道路的建设合规化、常态化。”武汉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创新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跟其他示范区建设不同,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以联盟为主体、以平台为支撑,以开源共建、开放创新、融合发展的模式进行建设。”

张永伟认为,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的“武汉实践”,正是落实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将构建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覆盖“研发—测试—示范应用—商业运营—生产制造”的产业链闭环。

“这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和具有示范意义的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模式’,也将打造智慧交通的‘武汉样板’。”

(记者李金友 通讯员孙亚云 谭诗泉)

16

10月27日,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论坛在“中国车谷”举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做主题演讲时说,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升级,城市建设向智能化、智慧化迭代演进。

▲10月27日,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论坛暨联盟年度会议在“中国车谷”举行。

武汉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打造了一个开放、协同的科研、创新平台,引进全产业链的“领头羊”,协力探索在智能化时代让“聪明的车”跑上“智慧的路”的发展路径,“有望把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武汉实践’打造为‘武汉模式’”。

▲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内测试的自动驾驶车型众多。

据悉,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目前有两条发展路径,一是以谷歌为代表的单车智能和自动驾驶模式,二是我国“聪明的车+智慧的路”的车路协同模式。

▲位于武汉经开区智慧生态城的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

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陈山枝认为,车路协同发展模式将以5G+北斗为底层技术,架构支撑起我国汽车产业和交通行业智能化变革。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论坛举办之时,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正在加速扩容,二期建设工地一派繁忙景象,上千名建设者加班加点,将新增第二批78公里,5G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

▲5G通信网络覆盖整个武汉示范区。

今年内,基于5G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将突破100公里,成为全国最大的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届时,“中国车谷”将拥有104种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成为应用场景最丰富的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测试和运营示范区。

▲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智能化道路系统。

武汉汽车产业集中,科研院校众多,具有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天然禀赋,是发展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创新源地和产业高地。

“更重要的是,武汉以包容、开放的理念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建设,为国内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整车制造、研发企业搭建了一个超大的开发和应用平台。”

张永伟介绍,截至今年9月,全国已有智能网联示范区27个,“武汉以开放融合的发展理念和创新模式,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正吸引全球企业和人才纷至沓来。”

▲ 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示范测试区指挥调度中心。

据悉,位于武汉经开区智慧生态城的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成立一年多来,一期已建成并投入运营28公里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开放测试道路,发放了全球首批自动驾驶商业运营牌照。年内将建成106公里的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实现多种自动驾驶应用。

▲2018年7月,40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考察东风技术中心和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

据介绍,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基地秉承“开源共建、开放创新、融合发展”的建设理念,在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由26名院士专家组成的示范区建设运营咨询委员会,推动试点示范、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标准研发。

在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内,东风集团、中国航天、中国移动、华为、百度、大唐高鸿、海梁科技、深兰科技、威马汽车等20余家头部企业,共同参与并支持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以共建、共享、共治的模式,赋能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应用和创新。

▲2020年10月27日,刘经南院士工作站及13个联合创新实验室在武汉经开区成立并启动。

此次大会上,刘经南院士工作站及13个联合创新实验室的成立和启动,标志着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立起科研体系,将从高精度地图、车联网、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模型的搭建及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标准等开展科技攻关、推进研发成果产业化,这是对“开放创新”的最佳诠释。

▲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指挥调度中心融合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构建一个数字孪生智慧城区。

据悉,在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内,众多头部企业共同建设开放的车路协同体系,将实现车路协同与城市交通运营、公共交通、自动驾驶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的融合,促进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探索可实现的城市级智能化解决方案。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是全国最大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

“我们将与主流设备供应商共同制定车路协同应用层数据交换标准,城市的智能道路和车辆能够兼容各家供应商的设备;

我们将与交管机构共同制定智能道路建设标准,包括智能道路的感知、通信和安全规范,使城市智能道路的建设合规化、常态化。”武汉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创新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跟其他示范区建设不同,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以联盟为主体、以平台为支撑,以开源共建、开放创新、融合发展的模式进行建设。”

张永伟认为,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的“武汉实践”,正是落实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将构建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覆盖“研发—测试—示范应用—商业运营—生产制造”的产业链闭环。

“这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和具有示范意义的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模式’,也将打造智慧交通的‘武汉样板’。”

(记者李金友 通讯员孙亚云 谭诗泉)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