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融媒6月13日讯 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而且饱含浓浓的家国情怀。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端午节前夕,武汉经开区各校(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拾“趣”端午
6月6日上午,东荆幼儿园与十八家社区共同开展“淡淡粽叶香 浓浓端午情”主题活动。学生们在家长的陪伴下,纷纷拿起画笔,在帆布袋上描绘出心中的安康图案。
在包粽子比赛环节,学生们和居民们纷纷围坐在一起,互相交流着包粽子的技巧和经验。
博睿幼儿园、小军山幼儿园、永久幼儿园、车谷育智幼儿园、新城幼儿园的同学们则通过巧手绘端午,体验水球大战、套粽子、射五毒,编织五彩绳、制香包、插艾草,玩赛龙舟游戏等,沉浸式体验端午民俗文化。
车谷育林幼儿园开展“自制咸鸭蛋 拾古味端午”家长进课堂活动,家长志愿者给小朋友们介绍了端午节的习俗和民间小故事,带着孩子们一起制作咸鸭蛋。
以“文”化人
纱帽山幼儿园在大操场上开展套圈、投篮、挤眉弄眼、射箭、神枪手、蒙眼障碍走等庆端午文体竞技活动。
海伦堡学校以传统文化节目表演为媒介,展示了古今文化的魅力,非遗讲堂《中国皮影戏》上,学生们观看了精彩的皮影戏,了解了皮影的历史,更是亲自体验了一番皮影戏的魅力。
子林小学、官士墩小学以“舌尖上的端午”为主题,通过包粽子、制作绿豆糕,让学生们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实验小学开展家国情怀课程——我们的节日之“夏色倚青艾,粽香礼端午”活动,通过诗词端午、竞技端午、礼乐端午、书韵端午、指尖端午、端午“粽”动员等形式多样的体验与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端午的文化魅力。
后官湖小学将端午节的“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编彩绳、制香囊”等习俗内容,融入“德、智、体、美、劳”学科素养测评活动中,学生在极具趣味的评价活动中,更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沌口小学为学生准备了端午“粽”礼,和食堂阿姨一起包粽子吃粽子,用艾草做成挂饰装扮校园,学生们沉浸在端午的节日氛围里。
“爱”满人间
红江幼儿园的学生们走进同德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开展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活动现场,学生们为在场的30位老人带来了一场活力满满的节目表演。在传统糕点制作环节,老人带着学生们一起亲手制作绿豆糕。
巧绘彩蛋、包粽子、编五彩绳、趣味投壶、赛龙舟……育才实验幼儿园、阳光幼儿园、红升幼儿园的学生们通过绘画、手工、游戏等形式体会传统节日的童趣。学生们还拿着自己编织好的五彩绳送给社区的小朋友,彩绳传递着学生们的美好祝福。
薛峰幼儿园开展“情暖端午 爱心义卖”端午节系列活动。学生们化身小小卖家,拿出自己制作的手工参与爱心义卖,用稚嫩的小手传递着大大的公益力量。
官士墩幼儿园、晨曦幼儿园、蒲潭幼儿园、薛峰小学邀请包粽子能手向学生们讲解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学生们一起折粽叶、扎绳子等,一步步完成了自己的粽子。
汉南中学党支部全体党员教师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共庆端午佳节”主题活动,为留守儿童们分发牛奶、香蕉、粽子以及绿豆糕等节日礼品,为学生们送去了爱心和温暖。
“廉”润童心
新华幼儿园、龙湖幼儿园组织了师生共享廉洁端午活动。师生们将草药装入绣满荷叶、荷花、竹叶等廉元素图案的香囊中,还一起利用小菜地里亲手种植的新鲜艾草及绿豆制作端午“清廉”青团及绿豆糕,从采摘到榨汁到揉面团,学生们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
汉南育才幼儿园将传统节端午节与清廉学校建设相结合,开展“五育并举过端午 家园同庆妙趣多”的主题特色活动,学生们通过包粽子、做艾草门挂、点额面、沐兰汤、做绿豆糕、做艾糕等体验活动,感受传统端午习俗;通过原创情境剧《屈原投江》的演出,亲身体验屈原华夏爱国精神;通过互赠端午美食,从小培养学生爱劳动、勤俭节约不浪费的优秀品质。
凤凰苑幼儿园的学生们在老师的组织下,举行“‘粽’享童趣,‘艺’起端午”活动,老师们通过视频讲解、端午小游戏、歌舞律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文化风俗,学生们还制作了端午节手工作品。
洪山小学、东荆中心学校、育才中学充分利用队会课、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宣讲端午节相关知识,并通过诵读活动、绘制手抄报、体验节日习俗等多种形式潜移默化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奥林小学精心组织“清廉相守 ‘粽’情于你”平安校园守护者慰问活动,学生们亲手包制粽子,并将其赠予那些为学校周边环境安全默默付出的民警、交警和城管工作人员,以此表达对他们辛勤工作的敬意。
(通讯员谢小玲 虢碧莹 谈波)
【编辑:缑曼 审核:张敏 杨雪萍 黄倩 姚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