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防汛大堤上 沌阳街“后浪”青年显担当

©原创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融媒体中心 2020-07-16 09:02

车都融媒7月15日讯 近日,面对持续降雨,河水上涨,防汛形势日趋严峻,沌阳街广大青年勇担“急、难、险、重”任务,在巡堤查险、人员疏散、后勤保障过程中充分发挥生力军、突击队作用,凝聚起抗击汛情的强大合力。

 90后民兵连长艾欣:危急时刻我先上

“让我来!我是党员!”7月7日,暴雨来袭,黄石畈民垸堤水位暴涨,为缓解风浪对堤岸的冲击,需紧急在堤边铺设彩条布、钉木桩。堤边随时可能有大浪过来,“90后”艾欣主动申请担任这项“急、险”任务。

艾欣是一个标准的“90后”,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他现在担任李仙腾飞工贸公司民兵连长。作为一名党员,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巡查、挖沟、抗沙包、民兵连长集训,抓住一切机会和老同志学习防汛经验。

“很危险的,你又没有经验,不要来了。”巡堤人员劝导道。

艾欣摇摇头,坚定地说:“我不会可以学,我能做好的,我是党员,我必须上!”

打桩,铺布,手磨破了皮,雨衣扣子被风吹开,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艾欣一直坚持进行加固工作。老党员们对这位90后赞不绝口:“肯学肯做,上手很快,是个好帮手。”

在堤上,艾欣总是抢着干脏活累活,时常最后一个休息。公司负责的165米堤坝,每两个小时要巡查一次,每天24小时不间断。天气闷热,蚊虫叮咬,雨声聒噪,经常整晚无法入眠,但他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总是笑着说:“现在的环境比过去好多了,再说,我一个汉子,怕啥!”

       2020年防汛开始,艾欣一直坚守在黄石畈民垸公司辖区防段,没有回过一次家。疫情期间,他也坚持在武汉西收费站执勤76天。尽显“90后后浪”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95后退伍军人邹骥:后半夜值守让我来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自己村防汛任务来了,我必须出一份力,这是我的义务,也是我的责任。”7月4日,邹骥主动来到永久兴旺工贸公司党支部报到。

邹骥,1996年出生,2014年入伍,2016年退伍,严峻的防汛形势时刻牵动着这位95后退伍军人的心。

“我是年纪最小的,身体好,后半夜值守我来。”这是邹骥常说的一句话。夜幕中,总能看到这位95后青年穿着雨衣套鞋,拿着铁锹,沿着公司负责的160米黄石畈堤段来回巡查,认真查验堤坝有无漏洞、散浸、脱坡、管涌等,水位是否上升,河势流向有无变化。7月6日起至今,邹骥一直奋战在防汛一线上,吃住在堤上,没有回过家,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

作为防汛新手,邹骥经常向老一辈巡访人员请教,认真学习总结防汛基本知识。

一次,邹骥发现堤坝上有地方积水不断漫延,按照事先掌握的方法排查后,又连忙喊来队员进行专业排查,得知情况正常,他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

一谈到邹骥,大家都是竖起大拇指,公司党支部书记评价说:“邹骥就是新一代青年的缩影,每天睡得最少,事情做得最多,不怕苦也不抱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初心和使命。”

00后大学生杜子莹:知恩图报,参与防汛抢险是最好的社会实践

7月14日,三元红工贸防段来了位清秀的小女孩,主动请缨投入防汛抢险工作。

她叫杜子莹,2001年9月出生的她现在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得知武汉汛情严峻,杜子莹在家坐不住了,主动与公司负责人联系,申请加入到公司防汛队伍。

穿上套鞋,拿着铁锹,堤脚堤坡巡查、排渍,杜子莹上堤巡察的动作熟练认真。

杜子莹的母亲身患残疾,没有工作,一直享受低保待遇。2018年,公司党总支了解到杜子莹即将就读大学,600多元最低保障根本不能维持家庭开支,多方沟通协调,为其母亲找了一份环卫工的工作。私下里,杜子莹常常说:“一路走来,我得到了政府和公司多年的关心和照顾,总是为我们解决家里的大难题,真的特别感谢政府,感谢公司。”

“只要有时间我都会来参加防汛,我也想为大家做些事情。这也是对我的一个很好锻炼,是最好的社会实践。”杜子莹说。

她还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她在校参加了24学时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已合格发证,离正式党员又近了一步。

在沌阳,像这样的青年还有很多,他们冲锋在前,黝黑的肤色是奋斗的勋章,遍布的足迹是坚守的证明,燃烧的青春、奉献的汗水,沌阳青年正逐渐成为防汛抢险大堤上一道靓丽风景线。

实习记者马宁 通讯员任洋 陈秀丽 王红 朱群来

20

车都融媒7月15日讯 近日,面对持续降雨,河水上涨,防汛形势日趋严峻,沌阳街广大青年勇担“急、难、险、重”任务,在巡堤查险、人员疏散、后勤保障过程中充分发挥生力军、突击队作用,凝聚起抗击汛情的强大合力。

 90后民兵连长艾欣:危急时刻我先上

“让我来!我是党员!”7月7日,暴雨来袭,黄石畈民垸堤水位暴涨,为缓解风浪对堤岸的冲击,需紧急在堤边铺设彩条布、钉木桩。堤边随时可能有大浪过来,“90后”艾欣主动申请担任这项“急、险”任务。

艾欣是一个标准的“90后”,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他现在担任李仙腾飞工贸公司民兵连长。作为一名党员,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巡查、挖沟、抗沙包、民兵连长集训,抓住一切机会和老同志学习防汛经验。

“很危险的,你又没有经验,不要来了。”巡堤人员劝导道。

艾欣摇摇头,坚定地说:“我不会可以学,我能做好的,我是党员,我必须上!”

打桩,铺布,手磨破了皮,雨衣扣子被风吹开,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艾欣一直坚持进行加固工作。老党员们对这位90后赞不绝口:“肯学肯做,上手很快,是个好帮手。”

在堤上,艾欣总是抢着干脏活累活,时常最后一个休息。公司负责的165米堤坝,每两个小时要巡查一次,每天24小时不间断。天气闷热,蚊虫叮咬,雨声聒噪,经常整晚无法入眠,但他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总是笑着说:“现在的环境比过去好多了,再说,我一个汉子,怕啥!”

       2020年防汛开始,艾欣一直坚守在黄石畈民垸公司辖区防段,没有回过一次家。疫情期间,他也坚持在武汉西收费站执勤76天。尽显“90后后浪”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95后退伍军人邹骥:后半夜值守让我来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自己村防汛任务来了,我必须出一份力,这是我的义务,也是我的责任。”7月4日,邹骥主动来到永久兴旺工贸公司党支部报到。

邹骥,1996年出生,2014年入伍,2016年退伍,严峻的防汛形势时刻牵动着这位95后退伍军人的心。

“我是年纪最小的,身体好,后半夜值守我来。”这是邹骥常说的一句话。夜幕中,总能看到这位95后青年穿着雨衣套鞋,拿着铁锹,沿着公司负责的160米黄石畈堤段来回巡查,认真查验堤坝有无漏洞、散浸、脱坡、管涌等,水位是否上升,河势流向有无变化。7月6日起至今,邹骥一直奋战在防汛一线上,吃住在堤上,没有回过家,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

作为防汛新手,邹骥经常向老一辈巡访人员请教,认真学习总结防汛基本知识。

一次,邹骥发现堤坝上有地方积水不断漫延,按照事先掌握的方法排查后,又连忙喊来队员进行专业排查,得知情况正常,他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

一谈到邹骥,大家都是竖起大拇指,公司党支部书记评价说:“邹骥就是新一代青年的缩影,每天睡得最少,事情做得最多,不怕苦也不抱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初心和使命。”

00后大学生杜子莹:知恩图报,参与防汛抢险是最好的社会实践

7月14日,三元红工贸防段来了位清秀的小女孩,主动请缨投入防汛抢险工作。

她叫杜子莹,2001年9月出生的她现在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得知武汉汛情严峻,杜子莹在家坐不住了,主动与公司负责人联系,申请加入到公司防汛队伍。

穿上套鞋,拿着铁锹,堤脚堤坡巡查、排渍,杜子莹上堤巡察的动作熟练认真。

杜子莹的母亲身患残疾,没有工作,一直享受低保待遇。2018年,公司党总支了解到杜子莹即将就读大学,600多元最低保障根本不能维持家庭开支,多方沟通协调,为其母亲找了一份环卫工的工作。私下里,杜子莹常常说:“一路走来,我得到了政府和公司多年的关心和照顾,总是为我们解决家里的大难题,真的特别感谢政府,感谢公司。”

“只要有时间我都会来参加防汛,我也想为大家做些事情。这也是对我的一个很好锻炼,是最好的社会实践。”杜子莹说。

她还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她在校参加了24学时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已合格发证,离正式党员又近了一步。

在沌阳,像这样的青年还有很多,他们冲锋在前,黝黑的肤色是奋斗的勋章,遍布的足迹是坚守的证明,燃烧的青春、奉献的汗水,沌阳青年正逐渐成为防汛抢险大堤上一道靓丽风景线。

实习记者马宁 通讯员任洋 陈秀丽 王红 朱群来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