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车谷足迹——档案背后的故事(二)

2021-10-15 19:08 中国车谷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

今年,恰正逢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动工兴建30周年。3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武汉经开区始终融合武汉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从一望无际的农田丘陵,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武汉发展的重要支点,并在奋斗的进程中构筑了车谷人的精神风貌。

建党百年,武汉经开区档案馆和武汉经开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制作专栏“车谷足迹”,带我们一起回顾那些年车谷度过的风雨历程。今天推出档案背后的故事(二)。

▲档案:1991年5月17日的长江日报

轿车城建设拉开序幕

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零部件加工区破土动工

本报讯 (记者彭金安  通讯员刘昌茂)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零部件加工区昨日开始平整场地,拉开了开发区建设的序幕。昨天,喜逢武汉解放四十二周年。位于汉阳县沌口三元寺村朱家咀的施工现场,“加快轿车基地建设,振兴民族轿车工业”、“动员全市力量,支援开发区建设”的巨幅标语高悬空中。

上午九时四十五分,副市长、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明权宣布,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零部件加工区场地平整正式破土动工。他说:兴建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市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将为建设中法合资的轿车项目和发展我国民族轿车工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加速武汉扩大对外开放步伐,繁荣武汉乃至全省经济,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王明权要求全市各有关部门支持开发区建设,用一年多时间,完成开发区供水、供电、道路、铁路、通讯、管理大楼、外国专家公寓等七项基础设施建设,打好开发区建设的第一仗。

据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目前,开发区已按沿海开发区模式组建了管理机构;国家已正式批准包括轿车总装区、零部件加工区、公建管理区和生活区共五千五百二十亩的土地征用规模。这次破土动工的零部件加工区,占地一千八百三十亩,其间规划有为轿车总装厂配套的座椅、轮胎、蓄电池、水箱、玻璃、大型塑料件等零部件企业,并规划发展一批外商投资企业。

市委副书记李岩、二汽总工程师宋延光等参加了开工典礼。

(长江日报 1991年5月17日 头版)

1990年12月20日凌晨2时,中国二汽与法国雪铁龙公司合资生产30万辆轿车项目合同签字仪式在巴黎举行(巴黎时间19日晚8时)。面对重大转机,武汉的反应是神速的。12月27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撒销原轿车开发区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并组建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对开发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管委会主任由赵宝江市长兼任,常务副主任为王明权副市长,副主任有任德亮、蒋伯雄、黄国强。不久,又增补徐向成为副主任。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为22平方公里,前期开发5.5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创汇产品制造业。12月29日,市委、市政府又作出成立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建设开发总公司的决定。高秀煌任总经理,徐向成、罗同生、白起鹤任副总经理。

1991年春节,建设者们放弃同亲人团聚,坚守在开发区现场测量、放线。一切准备完毕,一个梦寐以求的日子到来了。

1991年5月16日,阳光明媚,武汉迎来了解放42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天,开发区正式动工兴建。上午9时,在汽车零部件区推平的一片土地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开发区动工仪式在简短热烈的气氛中举行。市委副书记李岩,副市长、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明权、二汽总工程师宋延光到会致词并剪彩。

开发区从此起步了!市委、市政府确定按“各家孩子各家抱”的原则,要求有关部门分担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市计委、市财政局、市建行借出起步征地费,建委、交委领走沌阳大街的修建任务,计委抱走开发区铁路建设项目,供电局、电信局、公用局、港务局各自认领了自己的“孩子”。植树任务重,几千驻汉官兵浩浩荡荡开进开发区,挥镐抡锹,红土变绿林。汉阳县及郭徐岭乡、沌口镇顾全大局,作出局部牺牲,在征地拆迁中给予了通力合作。

开发区的全面启动,推动了30万辆轿车项目的进程。反过来,神龙公司的挂牌,也促进了开发区的发展。1991年5月16日,开发区破土动工。6月25日中法两国政府签定财政议定书,法国政府为30万辆轿车合资项目提供17亿法郎贷款。法国雪铁龙公司一位高层管理人士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开发区为轿车项目提前投产节省了至少一年的时间。1992年5月18日,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在汉挂牌。6月30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更名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来源:武汉经开区档案馆  )

【编辑:缑曼】

9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

今年,恰正逢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动工兴建30周年。3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武汉经开区始终融合武汉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从一望无际的农田丘陵,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武汉发展的重要支点,并在奋斗的进程中构筑了车谷人的精神风貌。

建党百年,武汉经开区档案馆和武汉经开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制作专栏“车谷足迹”,带我们一起回顾那些年车谷度过的风雨历程。今天推出档案背后的故事(二)。

▲档案:1991年5月17日的长江日报

轿车城建设拉开序幕

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零部件加工区破土动工

本报讯 (记者彭金安  通讯员刘昌茂)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零部件加工区昨日开始平整场地,拉开了开发区建设的序幕。昨天,喜逢武汉解放四十二周年。位于汉阳县沌口三元寺村朱家咀的施工现场,“加快轿车基地建设,振兴民族轿车工业”、“动员全市力量,支援开发区建设”的巨幅标语高悬空中。

上午九时四十五分,副市长、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明权宣布,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零部件加工区场地平整正式破土动工。他说:兴建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市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将为建设中法合资的轿车项目和发展我国民族轿车工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加速武汉扩大对外开放步伐,繁荣武汉乃至全省经济,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王明权要求全市各有关部门支持开发区建设,用一年多时间,完成开发区供水、供电、道路、铁路、通讯、管理大楼、外国专家公寓等七项基础设施建设,打好开发区建设的第一仗。

据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目前,开发区已按沿海开发区模式组建了管理机构;国家已正式批准包括轿车总装区、零部件加工区、公建管理区和生活区共五千五百二十亩的土地征用规模。这次破土动工的零部件加工区,占地一千八百三十亩,其间规划有为轿车总装厂配套的座椅、轮胎、蓄电池、水箱、玻璃、大型塑料件等零部件企业,并规划发展一批外商投资企业。

市委副书记李岩、二汽总工程师宋延光等参加了开工典礼。

(长江日报 1991年5月17日 头版)

1990年12月20日凌晨2时,中国二汽与法国雪铁龙公司合资生产30万辆轿车项目合同签字仪式在巴黎举行(巴黎时间19日晚8时)。面对重大转机,武汉的反应是神速的。12月27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撒销原轿车开发区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并组建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对开发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管委会主任由赵宝江市长兼任,常务副主任为王明权副市长,副主任有任德亮、蒋伯雄、黄国强。不久,又增补徐向成为副主任。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为22平方公里,前期开发5.5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创汇产品制造业。12月29日,市委、市政府又作出成立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建设开发总公司的决定。高秀煌任总经理,徐向成、罗同生、白起鹤任副总经理。

1991年春节,建设者们放弃同亲人团聚,坚守在开发区现场测量、放线。一切准备完毕,一个梦寐以求的日子到来了。

1991年5月16日,阳光明媚,武汉迎来了解放42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天,开发区正式动工兴建。上午9时,在汽车零部件区推平的一片土地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开发区动工仪式在简短热烈的气氛中举行。市委副书记李岩,副市长、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明权、二汽总工程师宋延光到会致词并剪彩。

开发区从此起步了!市委、市政府确定按“各家孩子各家抱”的原则,要求有关部门分担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市计委、市财政局、市建行借出起步征地费,建委、交委领走沌阳大街的修建任务,计委抱走开发区铁路建设项目,供电局、电信局、公用局、港务局各自认领了自己的“孩子”。植树任务重,几千驻汉官兵浩浩荡荡开进开发区,挥镐抡锹,红土变绿林。汉阳县及郭徐岭乡、沌口镇顾全大局,作出局部牺牲,在征地拆迁中给予了通力合作。

开发区的全面启动,推动了30万辆轿车项目的进程。反过来,神龙公司的挂牌,也促进了开发区的发展。1991年5月16日,开发区破土动工。6月25日中法两国政府签定财政议定书,法国政府为30万辆轿车合资项目提供17亿法郎贷款。法国雪铁龙公司一位高层管理人士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开发区为轿车项目提前投产节省了至少一年的时间。1992年5月18日,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在汉挂牌。6月30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更名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来源:武汉经开区档案馆  )

【编辑:缑曼】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