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都融媒7月16日讯 1998年抗洪抢险时官兵救援的画面深深震撼到一个19岁的小伙子,小伙最终如愿从军12年。转业后,他成为一名城管。今年,武汉先后遭遇疫情和水患,从防疫一线转战防汛一线,这个“兵哥哥”从未“掉过链子”。
7月15日上午,笔者在武汉开发区江永堤后湖村驻点见到了这位“兵哥哥”李志勇。李志勇是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城市管理执法局环卫科工作人员,他的家乡在纱帽街大嘴村,1998年遭遇特大洪水,那时他19岁,被村里安排到大嘴堤边参加防汛工作。
“那时我们村民都是手牵着手上堤巡查,江堤斜对面就是险情最严重的簰洲湾,每天巡堤都能听到对岸官兵的口号声在江面回荡。簰洲湾决堤那天,官兵增援,直升机在空中盘旋救援,那种恢宏的气势一直深深地鼓舞着我,烈士高建成的事迹也通过电视、报纸广泛传播。我要参军!第二年我如愿入伍,一干就是12年!”李志勇回忆道。
部队大熔炉的锤炼把一个懵懂少年打磨成一个打不垮的“硬汉”。2008年大雪压垮了某山区的高压电塔,山上没有路,他和战友开路进山把铁塔运出来组装,从大年初一干到正月十五,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在部队从军期间,李志勇经历了5次大型救援,其中有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他所在的集体一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今年疫情期间,武汉开发区城管执法局承担了全区方舱医院的保洁、垃圾转运和公厕配置等任务。
“我是党员,又是军人出身,让我去!”李志勇主动请缨参与沌口方舱医院相关配套建设,该院3天抢建而成!由于医院是边设计边施工,仅公厕的设置地点就换了3处,他现场指挥调度,3天的睡眠时间加起来不足6小时。最忙的一天下着雨夹雪,他身上厚厚的棉衣都被淋湿透了。方舱医院运行27天,再隔离14天后,才和家人团聚。
7月8日下午,区城管执法局紧急调度65名队员成立3个突击队,奔赴3个守堤点位,李志勇就是其中之一,他负责驻守江永堤后湖点位。该点位500米设置一个点,分两班倒,24小时值守。
“现在的大堤比1998年防汛的时候要高些,也坚固得多,值守条件也有很大改善。我们每天都观察水位涨了多少,排查管涌、浸漫等隐患,必须高度警惕,丝毫不能麻痹大意!”李志勇说。(通讯员肖莉)